“这几天天色不好,听说合作社有烘干机,我赶紧拖来烘干,再也不用担心谷子发芽了。”看着眼前正在烘干的稻谷,鱼塘乡大龙村农户聂怡发乐呵呵地说。
今年,鱼塘乡1.907万亩稻田共收获7800余吨稻谷,为保证秋粮颗粒归仓,提高农事生产效率,避免湿雨天气对粮食质量的影响,乡里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助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在大龙村万创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台高10米的烘干机正轰鸣作业,金黄饱满的稻谷经烘干处理后,通过输送带可直接装袋入仓,整个流程既省力又高效。
“我们这个烘干机全程是电子操控,非常便捷。”合作社负责人姚军介绍,谷子从进仓口倒入烘干室,设置了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等数据,等到检测水分值低于13.5%后,谷子就烘干完成了。
过去,稻谷收割后只能靠天气晴好晒干,不仅效率低下,在遇到阴雨天气时,稻谷还容易发霉变质,造成粮食浪费。今年,鱼塘乡投入15.5万元,购入了2台烘干机,切实解决了农户的实际困难。
“我们这台设备一次性可以烘干10吨谷子,烘干时间在13个小时左右,通过燃烧加温的热风循环方式进行作业,最大限度实现节能环保。”姚军说,不仅如此,烘干机还能对高粱、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作物进行烘干。
近年来,鱼塘乡通过政策补贴、技术培训等,积极引导农机社会服务组织统一购置先进农机具、调配农机,实现规模效应,全乡已建成农机服务型强村富民工坊1家,共有各类农机具18台,切实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户收益。(万山区融媒体中心 黄倩 钱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