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升级 产能增效 万山汞化工企业发展欣欣向荣

近年来,万山区聚焦加快传统工业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结合万山实际,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推动万山工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万山曾是中国较大的汞工业基地,被誉为“中国汞都”。然而,由于过度开采,汞矿资源几近枯竭,导致经济发展陷入困境。2001年,万山汞矿因资源枯竭实行政策性关闭,汞化工企业发展遭受重创,如何涅槃重生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

万山区化工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何腾海说,“据了解,当时仅存的汞化工企业只有7家,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不少企业进行了传统技术的改造和升级,走上了转型发展的道路,现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贵州省万山矿产有限责任公司便是最早走上技术改革道路的,该公司是一家集涉汞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贵州汞矿实施政策性关闭后,贵州省万山矿产有限责任公司将原贵州汞矿的工程师召回成立了研发团队,同时对生产线设备进行逐一更新,其生产的多元复合氯化汞触媒、试剂汞、硫酸汞等产品于2003年便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我们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发了废气处理装置,低汞触媒浸泡装置等,还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生产线完成升级改造后,生产成本降低了30%,经济效益提升了30%,现在汞化工产品年产量达600吨,年生产总值达2亿元。”贵州省万山矿产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青刚说。

图片3.jpg

在公司的中控室里,工作人员正在远程操控氯化汞全自动生产线,通过大屏幕可以查看设备的运转情况,还能通过重金属在线监控设备实时掌握尾气排放情况,这条生产线由公司在2022年自主研发设计并获得国家专利。

“这条全自动生产线的主要优势有很多,一是节约了劳动力,二是节能环保,三是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控制,第四就是它属于全密封的生产,可以提高产量。”杨青刚介绍道。

图片4.jpg

近三年来,公司还先后投入了1000万元,对7条汞产品生产线进行了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改造后不仅能化解设备老旧带来的安全风险,还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成功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贵州省万山矿产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功转型,引得其他汞化工企业纷纷效仿并取得不错成绩,也让万山的工业发展重新焕发生机。如今万山生产的汞化工产品已达30余种,它们不仅在工业、医药、农药等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发展成了万山工业的支柱产业。

“目前我们现存的化工企业有13家,年生产总值达8亿元以上,上缴税收1800万元以上。”万山区化工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何腾海说。

图片5.jpg

机器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骨架”。万山汞化工企业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加快实施的设备更新行动,推动了传统汞化工产业发展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宋安念 麻洲)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