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与中秋“相撞”,金黄的秋阳穿过深圳北站的玻璃幕墙,洒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上,显得格外温馨。10月1日,车站单日旅客发送量39.7万人次、到发量66.8万人次的亮眼数据,不仅刷新了历史纪录,更化作无数个动人的温暖诗篇。
10月1日晚,6站台的顶灯晕开柔和的光。刚组织完G279次列车旅客出站的客运员谭兰平,习惯性扫视了一眼站台面,随即将目光停留在了一处角落,一位老奶奶独自坐在椅子上,手里握着一张白纸,眼神茫然地望着往来列车。她放轻脚步上前,可老奶奶的方言味过重,又着急,实在沟通不畅。见老人眼眶泛红,谭兰平缓缓蹲下,笑着摆手说“别急”。老人慢慢地递来白纸,上面歪扭写着一个电话号码,反复说是他儿子的。
拨通电话,家属说还要二十多分钟才能到。谭兰平先扶老人在一旁休息,忙完手头的一茬活,趁着间隙她将老人送出了站。临别时,老人的儿媳妇紧紧握着她的手连声道谢,谭兰平却只是笑着指了指胸前的工牌:“这是我们该做的。”
“爷爷奶奶,我先给您俩检票,咱们提前下站台。”10月2日9时,A20检票口前排满了人。客运员沈超穿着略宽松的制服,左手悄悄护着微隆的腹部,正专注地引导G846次列车的旅客有序排队检票。往人群望去,队伍末尾有一对七旬夫妻拄着拐杖、脚步迟缓,她立刻快步上前服务。
接过老人身份证时,她指尖轻轻避开了老人关节肿大的地方,刷票的动作也慢了半拍,随后又帮老两口按了电梯,引导他们上了车。没一会儿,G306次开始检票,一位行动不便的阿姨正踮着脚张望,沈超又立刻迎了上去。暖阳落在她脸上,扶着老人的身影,成了检票口旁最动人的风景。
“姑娘,我不知道往哪儿坐车,这可咋整啊?”9时05分,正在候车室巡视的客运员李佳芩,突然被一名老年旅客拦住了去路。说话的是69岁的章奶奶,手里拎着个布包,额头渗着急出来的汗。李佳芩弯下腰,安抚着老人情绪,接过车票一看是D2282次,便扶着老人往B2检票口走。怕老人记不住,她从口袋摸出张便签纸,用粗笔写下“B2检票口,D2282次”,每个字都写得格外大,还特意把座位号圈了出来。章奶奶捏着便签纸,像抓住了定心丸,眉眼舒展,李佳芩笑着摆了摆手,转身又穿梭进了人海。
“您好,我找了一圈,都没找到D2279这个车次!”9时24分,A4检票口前,一名身穿灰色衣服的男子慌慌张张的跑向客运员曾素娴。她看了一眼订单信息,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旅客买的是河源东到泉州的票,而他却从深圳北站中途上车,这个车在这里的显示为D2282次。“您别慌,D2279次就是D2282次,在A2检票口!”话没说完,她已经领着旅客往A2走,还不忘叮嘱“小心脚下”。等旅客顺利刷票进站时,电子屏刚好跳出“D2282次停止检票”的提示,他回头朝曾素娴挥手致谢,曾素娴摇着手,目光里饱含温情……
“我的身份证丢了,这可怎么办啊!”10时30分,B14检票口前,突然一阵嘈杂。客运员杨艺闻声快步走过去,只见一位50来岁的旅客在翻找行李,嘴里嘟囔个不停。她轻轻拍着阿姨的后背:“您别急,现在手机就能办临时身份证,我帮您弄。”她拿过阿姨的手机,手把手教她打开铁路12306APP,指尖慢慢划过屏幕,每一步都耐心讲解。
几分钟后,临时身份证明的二维码就弄好了,杨艺帮阿姨刷证过了闸机。当闸机“嘀”的一声弹开,阿姨紧绷的肩膀一下子松了下来,脸上绽开释然的笑,拉着杨艺连连道谢。
“G6019次列车上有旅客突发心梗,请做好接续工作!”10月2日12时50分,站台班长邢炜杭听到对讲机里的呼叫,一边往14站台赶去准备接车,一边安排人准备好绿色通道等候120急救人员。
列车进站时,机动杨权锋已经带着急救人员往站台跑,白色制服在阳光下格外显眼。“9号车厢门口!这边走!”他边跑边疏导人群,原本拥挤的站台瞬间让出一条通路。“3、2、1,起!”13点28分,医护人员抬着担架往车厢里冲,邢炜杭立刻上前托住担架尾端,脚步稳得像钉在地上,随即一路护送着旅客出站。看着救护车的鸣笛声渐渐远去,邢炜杭抹了把额头的汗,瞬间松了一口气。站定,擦了擦眼镜上的薄雾,对讲机里又传来新的指令,他立刻快步奔了过去,脚步里却藏着温暖的注脚:这是他在岗位上度过的独有的第13个国庆。(胡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