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运的喧嚣渐渐平息,深圳北站的热闹却依旧如潮。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客运员们忙碌的身影成为最动人的风景。他们穿梭于站台与候车室之间,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为旅途画上温暖的句点。
2月16日晚,突然,一声焦急的呼喊打破了这份平静:“我的孩子不见了。”只见一位女士神色慌张,脚步踉跄地朝着正在组织旅客出站的客运员黄楚淇奔来。她的双眼满是焦急。
黄楚淇的心猛地一紧,她迅速且冷静地拿起对讲机,呼叫客运副值班员雷明利,同时,用温柔且安抚的语气说道:“您先别慌,慢慢说,孩子长什么样,穿什么衣服?”
片刻间,雷明利赶到,她立即通过对讲机迅速向各岗位传达指令,北通廊里,雷明利陪同这位女士在角落里、岔路口寻找,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终于,在14出口处,那个穿着蓝色条纹上衣的小小身影出现。女士喜极而泣。这一场寻子接力,满是温暖与担当。
次日上午9时,B15检票口处,人潮熙攘,闸机“滴滴”声不断。一位老人紧攥身份证,双手微微颤抖,一次次尝试,闸机却始终无情地拒绝,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客运员王紫胭恰好路过,一眼就捕捉到老人的窘迫,急忙上前轻声询问。得知老人独乘G826次列车,还迷了路后,当即呼叫机动梁佳彤,后者很快赶来,温柔地挽起老人,一路轻声安慰着前往B16检票口。同事凌寿勇接过接力棒,搀扶老人提前到达站台。列车进站,站台客运员周明娟与列车长仔细交接。
9时35分,列车缓缓启动,老人隔着窗户,露出暖阳般的笑容。
在人来人往的深圳北站,温暖从不缺席。2月18日18时30分,华灯初上,一名聋哑旅客神色焦虑,在人群中穿梭,最终停在A1出站口客运员谭兰平面前。他急切地递上手机,屏幕上“车票误点了怎么办”的字迹,仿佛带着他内心的慌乱。
谭兰平微笑着接过手机,先是安抚地拍了拍旅客的肩膀,随即熟练地查看购票情况,确认无误后,迅速掏出纸和笔。她微微俯身,认真地书写,笔尖摩挲纸张,沙沙作响,写下“您别着急,往右边直走100米,到A2售票处办理改签手续”。那娟秀的字迹,承载着耐心与关怀。
2月22日13时50分,16站台电子屏滚动的红字与人群的喧嚣交织成炽热的背景音,旅客们行色匆匆。刚从G6019次列车下车的陈女士,腹部突然一阵剧痛,身体不受控制地摇晃,随即瘫倒在地,无法行走。
站台客运员谭玲娜眼角余光捕捉到这一幕,疾步上前,左手稳稳托住旅客弓起的脊背,右手用对讲机发出求助信号。
“客运值班员收到!”吴苗苗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随即和站台班长邢炜杭匆匆赶到现场。只见陈女士面色惨白如纸,嘴唇毫无血色。吴苗苗征得陈女士同意后,拨打120,声音沉稳又带着安抚:“您别担心,救护车马上就来!”谭玲娜则轻轻扶着陈女士,让她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不断擦拭她额头的汗珠,给予她最贴心的关怀。
客运员李铖璨也匆匆赶来,推着轮椅停在一旁等候。大家一边安慰着陈女士,一边焦急地张望着救护车的方向。
终于,120的呼啸声传来,邢炜杭和李铖璨默契配合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将陈女士抬上救护车。这时,不远处一列复兴号在阳光的照耀下驶向远方。吴苗苗长舒一口气,掏出纸巾,笑着给大家擦汗,说道:“我们班的春运结束了,大家都是好样的!”
汗水与笑容交织,疲惫与欣慰相融,这场救援,是深圳北客运车间全体职工坚守岗位、守护旅客的动人注脚,也为忙碌的春运画上了一个温暖的句号。(勒里、雷明利、吴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