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需要一个新佛山?

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1月6日召开,这是近年来关注度最高的一次市委全会,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佛山发展面临明显的短板和严峻的挑战,特别是2024年的经济表现引起很多人关注;第二、佛山市委主要领导刚调整,全会报告是观察判断佛山新态势的风向标。这次全会报告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是“再造一个新佛山”,一共出现了19次,是贯穿全会报告的主题词。

会议现场。戴嘉信 摄

会议现场。戴嘉信 摄

这是旗帜鲜明的佛山态度,这是掷地有声的佛山气概。

2023年2月18日是农历新春上班开工的第一天,广东省委、省政府首次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正式吹响了“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号角。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之前,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来佛山调研,对佛山提出要求:要求切实担负起经济大市的职责使命,勇挑大梁,奋勇争先,拿出实招硬招,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干出业绩、闯出新路。今年1月2日,黄坤明新年调研的第一站就是佛山,他又一次要求佛山:全面激发改革动力,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在新的一年勃发积极进取、奋勇争先的新气象,更好担负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使命。

有这样的背景,才有了佛山市委全会报告中的这么一段话:省委期盼一个勇挑大梁的新佛山,群众期盼一个欣欣向荣的新佛山,要增强力争上游、赶超一流的骨气与志气,全力以赴“再造一个新佛山”,推动佛山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

这段话让我触动很大。我想说的是:再造一个新佛山,不仅是广东省委的期盼、佛山人民的期盼,也是中国的期盼。

季华实验室。资料图片

季华实验室。资料图片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从三个维度来展开。

第一,佛山是一个地级市,但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地级市。佛山是举世闻名的制造业重镇,佛山最了不起的成就是工业规模位居全国第四,有泛家居、装备制造两大万亿集群,“有家就有佛山造”享誉世界。佛山的陶瓷、电风扇、微波炉、冰箱、空调、铝型材、消毒碗柜、热水器、酱油产量高居世界第一。佛山制造和房地产的关联度非常高,地产业兴旺的时候,也就是佛山制造的高光时刻。现在房地产遇到的问题,也让佛山制造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尽管遇到麻烦的城市很多,但佛山的表现更为典型。佛山制造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再造一个新佛山,全国都在关注、都在期盼。

第二,佛山制造是中国制造的缩影,佛山的经济体量很大,但质量还不是很高,是肥大,还算不上强大。一个工业规模超3万亿,主要靠传统制造业吃饭的城市,如何拥有自己的新质生产力,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再造一个新佛山,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承接历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传统制造业是佛山“最靓的仔”,这是佛山的命脉和底气所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佛山新质生产力的勃发,也许不是看佛山能否象深圳那样培育出华为、大疆、比亚迪这样的企业,而是依托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发明,造出更好的产品,让有家就有佛山造旗帜不倒、青春不老、基业长青。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佛山能不能探索一条路径、贡献一种模式,全国都在关注、都在期盼。

第三,早在2015年12月,佛山就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承担起为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做示范、出样板的重任。这是国家对佛山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再造一个新佛山,就是佛山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交出的最好答卷。佛山能否做到?全国都在关注、都在期盼。

特约评论员|龙建刚

(作者系知名学者、资深媒体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