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广东省新闻办举行2024年前三季度广东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6.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出口4.39万亿元,增长9.1%;进口2.36万亿元,增长15%。
稳中有进、五大特点
广东外贸的运行稳中有进,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展现出较强劲性和活力,并呈现5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对全国增长的贡献率高。前三季度,广东外贸占全国外贸的20.9%,规模和比重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从增速看,较全国平均水平快5.8个百分点,对全国增长的贡献率达41.5%。
二是对主要市场增势良好。前三季度,广东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1.08万亿元,增长10.1%;同期,广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47万亿元,增长9.8%。
三是民营企业增速快于整体。前三季度,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4.3万亿元,增长17.1%,增速快于广东整体6个百分点,占广东外贸总值的63.6%,占比提升了3.2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11万亿元,增长2%,占31.2%;国有企业进出口3355.2亿元,增长0.3%,占5%。
四是传统动能出口优势稳固。前三季度,广东出口机电产品2.87万亿元,增长8.8%,占出口总值的65.2%;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6089.3亿元,占13.8%。主要商品中,家用电器、电脑、手机等传统优势商品的出口分别增长14.7%、5.6%和5.3%;钢材、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模组等中间品出口分别增长154.8%、21.5%和15%。
五是重要设备及原料进口扩大。前三季度,广东进口集成电路8217.1亿元,增长17.7%,占进口总值的34.8%;进口电脑及部件、半导体制造设备分别增长148.1%和72.1%。同期,国内工业生产需求提升,进口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合计7552.9万吨,增加了27.9%。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张柯表示,前三季度广东外贸表现积极向好、鼓舞人心,出口、进口都实现了较好增长,在全国外贸大局中发挥出“主力军”“排头兵”的作用。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广东外贸保持稳定增长仍然面临不少挑战。但国内经济基本面稳定向好,各项稳外贸举措效用持续发挥,外贸的综合竞争优势也逐步增强,将为持续巩固广东外贸向好态势提供坚实支撑。
敢闯敢试、量质齐升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外贸敢闯敢试、量质齐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呈现五个特点:
一是外贸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大力推动外贸体制改革,开启了外贸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数据显示,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从1978年的15.9亿美元攀升至2023年的1.18万亿美元,增长了741.1倍,年均增速高达15.8%,外贸规模已连续38年保持全国第一。
二是经营主体活力不断迸发。广东外贸经营主体经历了由最初的国有企业“绝对主导”,到外商投资企业“快速增长”,再到民营企业“后来居上”的变迁。2007年和2018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先后超越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现已成为广东第一大进出口经营主体。
三是贸易伙伴多元共进。上世纪60年代,与广东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有80多个,1978年增至145个,至2023年已超过250个。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广东外贸的主要市场由传统的美欧日港台等少数国家和地区,积极向东盟、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拓展。
四是产品竞争优势不断巩固。改革开放后,广东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出口主导产业逐渐从轻工、纺织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
五是区域及产业链合作稳步发展。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推进,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以来,大湾区内地九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由2019年的9901.5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1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3.3%。(殷铭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