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机器设备高效运转,工人们紧锣密鼓赶制订单……广工大研究院里水加速器(下称“里水加速器”)掀起生产热潮。而两年前,这里只有低矮低产值厂房。
作为扎根佛山十载的高水平科创平台,广工大研究院紧跟省、市战略部署,积极推进产业与科技融合聚变,围绕“科学家+企业家+基金”模式,把脉问诊“开良方”,在里水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器,全力打造成为一流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地。通过引进龙为智能、智绘科技、博粤新能源等23个优质项目,吸引了国内外多名高端人才以及近百名研发人才。
佛山广工大研究院(里水)加速器。
引进来:高端人才+优质项目相继落地
里水加速器是由佛山广工大研究院(下称“研究院”)与里水镇政府共同打造的科创加速平台,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上下游领域,全力打造成为一流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基地、一流的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一流的科创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建设为一环数字科创产业带的发展标杆。
开园以来,研究院主动出访珠三角、长三角等地,重点走访一批“两高四新”企业,剖析企业在场地、融资、市场等需求,以全链条服务吸引更多优质产业成果落地南海。
其中,龙为智能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研发和销售工业半导体显示领域的检测设备,拥有60余项专利技术,超5000项机器视觉解决方案,业内首创低代码视觉与运控一体机。公司多款产品已成功应用在3C、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服务客户包括苹果、富士康、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
龙为智能展厅。
曼克维通信聚焦新一代相控阵天线与雷达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申请国内专利100余项,已实现毫米波相控阵技术全产业链布局。中科仁昌深耕电镀化工环保材料15年,从0到1突破多项环保电镀技术,以环保技术创新为核心,全面推动绿色生产力发展,目前已与中兴、华为、富士康等通信行业的配套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高端人才团队和优质项目在里水加速器聚拢,研究院正助力南海形成巨大的科创“资源池”。
加速跑:入驻项目驶入发展快车道
在研究院构建的产业生态链下,里水加速器火力全开,入驻项目也在各自的细分领域全面开花,为南海战新产业注入“活力”。
“为保持企业活力,公司不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占公司销售额的12%以上。”中科仁昌创始人、高级工程师田长春表示,公司正组建一支高技术人才团队,与佛山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持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同样看中加速器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平台背景,选择落户的还有博粤新能源。该公司专业从事先进电池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为行业提供优质的固态电解质及其前驱体。未来计划在此投产100吨固态电解质、100吨锂电无理剂、100吨无理剂的前驱体。
优服务:打造全链条产业培育生态
来到新城市,入驻项目面临找市场、找资金难题,如何破解?研究院以“小切口”撬动“大实效”,做优做实对企服务。“入驻以来,研究院围绕场地设备协调、租金优惠等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博粤新能源联合创始人、董事、研发负责人陈小波表示,针对公司行业特殊性,研究院为博粤就环评、安评等工作架起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桥梁。
博粤新能源:争做固态电解质领跑者。
此外,在市、区各级政府部门支持下,研究院联合青橙资本、佛山产业投资公司、宏成合创、华夏芯谷等单位组建亿元双创基金,重点支持半导体、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领域的优质项目,助力其快速成长,龙为智能就是研究院亿元双创基金的首个获投资项目。
搭平台、引项目、强服务、塑品牌,佛山广工大研究院正一步步打造“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成果产业化培育生态。包括里水加速器在内,研究院已输出多个产业生态培育典型案例。目前,研究院累计孵化企业300余家,其中国家高企85家、国家“小巨人”5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2家。
接下来,研究院将围绕“企业家+科学家+基金+成果+载体”模式,面向南海产业需求,把“加速器模式”复制推广至南海各镇街,孵化和加速一批科技型项目落地南海,助力南海打造湾区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力撑佛山制造业当家。(文/黎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