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良法善治赋能基层治理

清晨,临洮县新添镇崖湾村的议事会场座无虚席。1228户村民的代表们正在为一件大事热烈讨论——如何将全村9620块碎片化的耕地整合起来。反对声、质疑声、建议声此起彼伏。

“我同意整合!现在都是农业机械化,整合后就能实现机械化生产,省力省时!”“整合在一起机器耕种好是好,但过几年这个地是不是就慢慢成村上的了!”“就是!统一种上几年谁还知道哪块地是谁的?!”……对于土地整合,崖湾村的村民有各自的担心:老人们担心失去种植自主权,误以为土地整合就是“土地归集体”,年轻人则迫切希望改变现状,议事现场一度陷入胶着状态。

针对这个状况,新添镇司法所组织专门组织了一次群众议事学法会议。会上,镇司法所所长董红涛现场解读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法律顾问于小慧用通俗语言解释法律条文,村干部杨小军详细说明“整治后重新分配、保障自主经营”的具体方案。

最终,一个“三阶段”实施方案“全票通过”达成一致:按照“地权不变、自主经营”的基本原则,130户80亩耕地第一阶段整合,镇司法所现场指导完善法律文书,镇农经站承诺全程技术跟踪。

“有了法律文书,我们心里都有底了!大家都同意整合!”村民代表张大爷说。

一场原本充满分歧的讨论,在法治框架下走向理性协商。这场关于土地整合的议事会,也成了检验基层法治成效的试金石。

2024年8月,临洮县聚焦完善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化渠道,率先在30个村(社区)试点推行“为良法作贡献、为善治树样板”基层群众议事工作。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展各类议事活动5300多场次,参与群众19.3万人次,议决事项4600余项,成果转化率达80.4%,初步构建起“决策共谋、发展共议、设施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这款‘生物刺激素’没有农业农村部登记证,我不能收!”核验新到的农药时,临洮惠民农资公司总经理张惠玲发现了一款没有登记证的农药。“《农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禁止销售未取得登记的农药”对此,张惠玲坚决绝收。

张惠玲的农资生意经,就是一部生动的法治实践教材。销售农资二十多年来,《农药管理条例》、种子法、《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每个条款早已被张惠玲铭记于心。

除了自己知法懂法,张惠玲还每月组织公司员工进行农资合规培训,要求员工必须掌握“农药三证”等基本法律规定。在针对种植大户的农技培训中开设“法律小课堂”,三年来为2000余名种植大户普及法律知识。凭借自身丰富的农资法律知识,2023年,张惠玲联合临洮县司法局设立“农资纠纷调解站”,并成功调解多起因药害、种子质量引发的纠纷。

近年来,临洮县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扎实开展全民普法工作,不断推动法治教育从领导干部向基础群众延伸。

尤其是前不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当日,临洮县委书记张振亚以《筑牢法治信仰 汇聚法治力量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洮篇章提供法治保障》为题,通过现场讲座+网络直播的方式向临洮人民带来了一场内涵丰富、深入浅出的法治报告,更是为临洮全民普法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更难能可贵的是,不管是崖湾村的民主议事、张惠玲的诚信经营,还是领导干部带头讲法,这些生动实践,最终汇聚成了临洮县“十百千”良法善治行动的丰硕成果。截至目前,今年来,全县开展法律宣讲900余场,征集到讲法稿件、视频及典型案例共计1200余篇(个),良法善治的强大生命力和实践伟力在临洮大地上不断释放与彰显。(赵彦洲)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