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临洮县大力实施“强科技”行动,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抓手,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向产业聚焦,科技创新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更加显著。

走进甘肃新农生态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作为一家深耕装备制造15年的企业,“十四五”时期完成了从传统老厂房到科创明星的华丽蜕变,获授权各类专利80余项,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级创新性企业。
“目前我们主要打造用于商业和家用的格暖空气能采暖设备以及农业用烘干气调等设施产品,其综合用能成本可降低50%,碳排放减少30%以上,下阶段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与研发力度,坚持转型路径,进一步推广我们自主研发的高原热泵产品,助力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甘肃新农生态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梅英说。

新农生态能源的成长轨迹,是全县科技创新实践的生动写照。“十四五”时期,全县培育甘肃省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2家,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8家,形成“龙头引领、中小跟进”的创新梯队,累计促成县内企业、产业基地与高校科研团队合作落地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8项。2025年,全县财政科技支出预计达8500万元,占本级财政支出比重1.9%;技术合同成交额、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等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科技创新“硬实力”显著提升。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已通过“以才引才、以才育才”模式,创办科技人才工作室12个、示范基地30个,孵化企业骨干人才149名、乡土人才360人。从新能源到现代农业,从装备制造到特色产业,如今的临洮正以科技创新为笔,绘就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十四五’时期,临洮县聚焦‘一园两型六城’发展总定位,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联动助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发展,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15家,建成各类创新平台23个,柔性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15人次,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5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7亿元,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临洮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刘瑾表示。(赵彦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