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药“香”富农 “钱”景正好

金秋十月,走进连儿湾乡花麻湾村的药材地里,浓浓的药香伴随着秋风扑鼻而来,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忙着采挖党参,一台台中药材收获机轰鸣穿梭,履带翻卷处一条条胖墩墩的党参便破土而出,抖土、采收、分拣,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一派秋收繁忙景象。

“我们这里主要种植的是白条党参,通常也被大家叫作‘土人参’,今年我种了10余亩,大概能挖3000斤到4000斤,按照现在的行情也能卖10万元左右,收入好着呢。”花麻湾村群众石举国满脸喜悦地说。

照片1.jpg

连儿湾乡位于临洮县东部,是典型的山区乡镇,境内海拔2200米以上,这里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种植的党参根条粗壮、纹理细腻、品质优良、药用价值很高,常以“条直、体胖、色白、质好”而著称。

近年来,连儿湾乡依托辖区资源优势,坚持把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示范带动、整体推进,不断壮大中药材种植产业,推动中药材种植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照片2.jpg

“药材好,药才好。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强党参(GAP)基地建设和中药材种植基地的科学管理和技术指导,引导群众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同时,多次邀请县农技部门专家,通过开设培训班、深入田间地头培训等方式,为群众解决中药材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促进了中药材规范化、产业化、规模化的种植。”连儿湾乡副乡长杨婷婷说。

据了解,今年来连儿湾乡紧紧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理念,在以花麻湾村、大湾村、王西湾村为覆盖区域建设党参(GAP)标准化基地一个,在大湾村打造千亩党参标准化种植基地1个,辐射带动全乡种植党参1万余亩,推动了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高效绿色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构筑了基石。

照片3.jpg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下一步,连儿湾乡将充分利用中药材种植适生区的资源优势,在种植扩面、产业提效、产销对接、群众增收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推动中药材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辖区群众腰包‘鼓’起来、日子‘甜’起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聚力。”连儿湾乡党委书记马生强表示。(赵彦洲)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