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之际,甘肃省秦安县的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丰收在望。如今,在这片黄土地上,得力于兰州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一种“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绿色科技,果园里正在悄然发生着从土壤质地到果品品质,再到果农收益递增的种植变革。
生态“滋养”破解苹果种植困境
秦安县是甘肃重要的苹果产区,苹果产业是当地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湫果坪村位于秦安县莲花镇,种植户高小花自2015年起率先尝试使用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料。经过近10年的种植积累,她家的红富士苹果品质口感愈发脆甜,客商认可度与口碑持续上涨,连带收购价格也连年递增。

“以前用其他肥料,苹果的品质总是上不去,口感也一般。”高小花说,自从用了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料,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苹果的单果重量明显重了,果实饱满度更高,口感也更加脆甜。2019年,高小花开始在微商上尝试销售自家苹果,结果2/3的量都能顺利销售出去,客户反馈口感极佳。
高小花算了一笔账:她家种植红富士6亩,亩产6000斤左右,按今年市场价每公斤10块钱计算,亩产收益达1.5万元,年收益9万元。这样的收益,让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种了多年的苹果,以前用其他肥料,果小,品相也不好看,种上几年地就不成了,果子的卖价也不好。”今年60岁的叶堡镇何李村张喜来道出了许多果农曾经的困境:土壤板结、土地养分下降、果品口感不佳。
张喜来说,“2012年用了‘凹凸棒’肥后,慢慢地里的土壤就变松软了,不结板硬化,基本上一年施一次肥就行,减少了人工成本。从苹果生长看,枝条早长早停,花芽分化饱满,果品含糖量高了,重量比其他肥种植时增加约四分之一。”
科技赋能助推苹果产业升级
湫果坪村另一位种植户顿晓燕家今年估计能摘15000多斤苹果,按目前每斤5元(均值),收入7万多。在她果园的周边,使用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苹果与传统化肥种植的苹果形成了鲜明对比——一边的果子个大色佳,果实饱满,另一边的果小发白,大小不一。

据介绍,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核心成分——凹凸棒石是一种稀缺非金属粘土矿物,因其独特的棒晶状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催化性和离子交换性能。
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稀土化学研究的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兰州大学绿色材料研发中心主任刘伟生带领的科研团队,十多年来将目光聚焦于此。通过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将这种稀缺资源成功应用于农业领域,研发出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料。
刘伟生教授表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呵护土地的健康开始。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料充分发挥了凹凸棒石的“土壤调理师”作用。
据介绍,该肥料能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打破板结,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为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和作物根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它还能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复合的特定微生物菌群则能进一步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抑制土传病害,从根本上提升作物的健康水平和果实品质。
如今,果园里的土地疏松了,果树下的蚯蚓多起来了,果子香甜水分大、压秤能卖上钱。刘伟生教授说,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料特别适用于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生产,其效果不仅体现在苹果种植上,在桃子、草莓、蔬菜、油葵等其他作物种植上也表现出色。
硕果累累,果香四溢。这香气,不仅来自脆甜可口的苹果,更源自科技赋能下那片生机勃勃的沃土。科技助力甘肃果业高质量发展,也为陇原大地绿色农业的未来描绘出一幅充满希望的丰收图景。(牛占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