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一网通办”跑出司法便民加速度

一桩发生在熟人之间的民间借贷纠纷,近日在甘肃省临洮县人民法院窑店法庭以全程“零跑腿”的方式高效化解。该案借助“网上立案—举证—调解—执行”一体化的“一网通办”机制,不仅快速实现案结事了,更成为临洮县深化“互联网+枫桥经验”融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这起案件中,出借人仅通过微信转账借款,未留下任何书面凭据,却在催还时遭遇推诿。事实清晰但证据形态特殊,若按传统诉讼模式,当事人需多次往返法庭,耗时耗力。而这一次,他们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当天完成立案申请并收到受理通知。

“从提交材料到庭审举证,再到调解和执行,全部在线完成。”承办法官介绍,“一网通办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更关键的是降低了群众的维权门槛。”

举证环节,原告通过调取微信转账记录和聊天内容,在线完成证据展示与质证。客观电子证据面前,被告认可借款事实,纠纷核心争议得以快速锁定。

案件随后进入线上调解阶段。法官依托“枫桥经验”,引导双方在依法基础上换位思考。最终出借人主动放弃利息请求,借款人当场通过线上转账全额还款——执行程序实质上提前至调解阶段完成,真正实现“纠纷不拖延、矛盾不升级、权益快兑现”。

该案虽小,却折射出临洮县在司法便民和诉源治理层面的系统性改革。近年来,临洮县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与传统“枫桥经验”深度融合,构建起“互联网+枫桥经验+司法服务”的新模式,不仅局限于民间借贷,更广泛覆盖婚姻家事、小额债务、邻里纠纷等多类民事案件。

通过全面推广在线诉讼服务,临洮实现了从立案到执行的全流程线上迁移,显著提升司法效率。近年来,全县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不断缩短,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在深层次上推动了基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线上调解避免了当事人对簿公堂的情绪对立,保留了人情体面,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增强了司法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穿透力和公信力。

眼下,临洮县正在进一步拓展“一网通办”覆盖范围,推动更多解纷资源线上整合,完善村级法律服务平台与县法院数据互联,让群众在“家门口”甚至“指尖上”就能完成维权。

“司法的未来不仅在于判决的公正,也在于实现的便捷。”临洮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以信息化提升服务质量,以人性化传递司法温度,让公平正义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优体验抵达每一个普通人。”

临洮正在用“一网通办”这支“数字之笔”,书写司法为民的新篇章。(赵彦洲)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