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电子商务助推乡村致富新图景

电子商务是激活县域经济活力的“新引擎”,更是推动东西部协作向数字化、市场化纵深发展的创新路径。自青岛市市北区与定西市临洮县结对以来,两地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将电商领域作为协作重心,以培育临洮特色产业网销能力为核心,探索形成了“协作资金+人才孵化+平台赋能+品牌驱动”的电商协作新模式,成功打造定西市东西协作电子商务网货供应基地,市北-临洮农特产品专营店,孵化本土电商企业及团队130余家,带动农特产品网络销售额年均增长超30%,助力“临洮珍好”走向全国。

返乡青年“破冰”:从差评危机到全链条升级

临洮电商的崛起,离不开返乡创业者的“敢为人先”。2016年,青年杨立青带着团队回到家乡,创办甘肃新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为当地电商“吃螃蟹的人”。起初,他们在淘宝销售定西土豆和宽粉,却常要向消费者解释“甘肃不只有沙漠,定西土豆全国最好”。

真正的考验在2017年到来。一次促销活动中,团队卖出10万斤土豆,却因物流延迟、品控疏漏遭遇大量差评。这次挫折让杨立青顿悟:农产品电商绝非开网店那么简单,必须打通“生产—包装—物流—品牌”全链条。此后,新狄电商携手当地政府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建立定西市网货供应基地,开发200余种标准化网货产品,还通过文创包装提升附加值。如今,定西土豆网销价格比传统渠道高30%以上,成为农民增收的“硬支柱”,杨立青的故事也成了临洮电商发展的缩影。

破解“瓶颈”:育人才建云仓,构建电商生态

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薄弱,曾是临洮电商发展的“拦路虎”。为破解难题,临洮县以“育人才、搭平台”为核心,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的电商生态体系。

在人才培育上,新狄电商联合县电商创业孵化基地,面向返乡青年、大学生、合作社骨干开展免费培训,内容涵盖网店运营、直播带货、供应链管理等实用技能。截至目前,累计培训超3万人次,孵化电商创业者3500余人,带动建设网店和直播账号3200多家。“这里不只是办公空间,更是企业成长的创新引擎。”甘肃兰博研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海阔感慨,在孵化基地支持下,他的团队从几人发展到数十人,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同样“马力全开”。临洮县建成西北首个数字乡村云仓,集成仓储、分拣、冷链、一件代发功能,日均发单4000单,物流成本降低20%,农产品损耗率从30%降至10%。据统计,截至目前,云仓已吸引50多家农企入驻,服务390多家电商主体,累计发单200万单,销售额超8000万元。此外,临洮县还与青岛市北区共建“青定协作”电商产业园,引入东部资金、技术和市场资源,探索“临洮产、青岛发、全球卖”的跨境电商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直播“出圈”:特色IP带火农产,品牌走向全国

直播电商兴起后,临洮县迅速抓住风口,让农产品通过镜头“圈粉”消费者。组建50多人的专业主播团队,打造“定西土豆推荐官”“百合临礼”等特色IP,用溯源直播、短视频营销的方式,让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餐桌。

主播们深入土豆种植基地、百合采收现场,用镜头展示种植、加工全过程,消费者看着新鲜的食材从土里挖出、分拣包装,信任感大幅提升。同时,临洮县还采用“政府背书+企业运营+主播带货”模式,在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开设旗舰店,还与头部主播合作,推动“流汁宽粉”“百合e派”成为全网热销爆款。

据统计,2024年临洮县通过直播带货实现农产品销售额1.02亿元,其中定西土豆占比超40%。电商产业链直接带动就业3500余人,间接惠及农户2万余户,农特产品网销占比2021年翻两番,“手机变成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临洮县将继续深化‘育人才、搭平台、拓品牌、融产业’模式,扩大电商培训覆盖面、完善云仓物流、推进‘临洮珍好’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临洮县商务局局长尹文涛表示。(赵彦洲)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