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洮:基层善治激活“一池春水”

清晨的阳光掠过洮河水面,峡口镇峡口村文化广场上,村民们在健身器材上舒展筋骨,一旁“巾帼家美积分超市”里,妇女们正用积分卡兑换生活用品——这张小小的积分卡,是环境整治与邻里互助的“文明账单”。

红纽带连起百家心

“要不是村党支部帮忙,牡丹哪能成‘摇钱树’!”洮阳镇车刘家村村民冯春香望着自家十余亩牡丹田笑开了花。卖树卖苗、牡丹节售鲜切花、经营牡丹美食,多元收入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wechat_2025-09-12_174737_581.png

这得益于全县构建的“县级统筹、乡镇主导、村级落实”三级联动党建体系。多个产业联合党委如红色纽带,串起强弱村共同发展,以“四联”模式推动产业升级;衙下集镇临河村党支部整合百余亩撂荒地,用“高垄覆膜+股权分配”种马铃薯,吸纳村民务工,带动收入稳步增长。“党员带头干,我们跟着起劲,日子才有奔头!”村民的心声道出变化。

智慧屏照亮乡间路

“王大哥,信息更新好了,不用跑镇上了!”洮阳镇综治中心网格员通过“陇情E通”APP,几分钟就办完了双联村村民的业务。这个覆盖全县的智慧平台,整合多部门数据,像“智慧大脑”实时预警民生服务、安全隐患等事项。专项行动以来,已高效处理大量人员核实、矛盾调解、民意征集和隐患排查工作。

wechat_2025-09-12_174805_287.png

更让群众暖心的是“洮心办”极速服务。“一天拿执照,刻章还免费!”企业主王宝宇的体验,正是临洮政务服务的缩影。通过“一招四清单”机制,政务办理满意度始终居高不下,让便捷服务直抵民心。

新风尚吹暖农家院

“张叔,婚事按村规办,最多20桌,酒水使用要按标准……”五脏沟村红白理事会的劝导,让彩礼高、讲排场的旧习渐消。如今“村规民约”深入人心,婚丧简办、邻里互助成新风。

“以前村里吵吵闹闹是常事,现在有了议事会,啥矛盾都能摆到桌面上说。”在羊嘶川村党群服务中心里,一场“百亩田”议事会正热闹。村“两委”与数十名村民代表围坐,围绕种植技术、产销路径讨论,最终敲定“两茬作物种植+西葫芦标准化种植+优质马铃薯原种繁育”方案。

在连儿湾乡,“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成了乡风文明的“助推器”。参与志愿活动、帮邻互助能换积分。全乡多个超市开展多轮评比,数百村民参与,兑换积分数千分。“干活有劲头,村里风气更正了!”村民的话道出新风尚的活力。

共商议解开千千结

“多亏议事会,撂荒地变良田了!”峡口镇新集村村民点赞“零租金激活撂荒地”模式,村合作社修路开发,前三年免租金,收益归集体。作为干旱山区乡镇,峡口通过政协协商机制治理大片撂荒地,基本实现撂荒耕地清零。上王家村数百亩撂荒地委托农投公司种苦荞,年底集体经济有望获可观分红。

“有事好商量”在临洮遍地开花,近年通过“支部引领、群众点题、协商破题”模式,开了数百场田间议事会,解决土地整合、技术推广等上百个难题,村民参与度超九成。

产业旺点亮新图景

曹家坪原野牡丹园里,农家乐飘出香气。这片经三代人培育的牡丹园,规模千余亩,有两千多株百年古树、三百多个品种,带动不少农户年入十万。车刘家村千亩牡丹芍药,鲜切花远销国内外,综合产值可观。

龙门镇和美乡村项目推进正酣,道路硬化、绿化提升让村容焕新。“环境好了,收菜价都高了!”村主任笑着说,蔬菜合作社又扩种不少。玉井镇钢架大棚里,“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投劳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机制见效。新建大棚效益好,带动百户农户增收。

wechat_2025-09-12_174837_111.png

“夕阳下的洮河边,广场舞、嬉闹声交织成幸福乐章,以基层善治为笔,在洮河两岸续写着和美乡村的新篇章。”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