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洮:践行生态发展 青山绿水焕新颜

近年来,临洮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纳入“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生态治理重点区域为契机,大力实施“绿满陇中”行动,全力推进“生态立县”,以“两山一河”(马啣山、南屏山、洮河)为重点,统筹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图片1.png

初秋时节,走进临洮县南屏镇上康家沟村,山峦草木郁郁葱葱,山涧溪流潺潺流淌,勾勒出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没想到,短短一年多时间,曾经的烂泥沟变成了‘生态园’”,谈起村里环境面貌发生的变化,78岁的村民王志贤感慨不已。

上康家沟村地处临洮县南部,是临洮县南部水源涵养区。去年,当地实施总投资达1077.94万元的南屏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49平方公里。

图片2.png

“项目重点突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大功能,科学配置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显著增强蓄水保土和涵养水源能力,有效控制区域内水土流失。”临洮县水土保持工作站高级工程师赵栋林介绍说。

临洮县将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等相结合,先后实施上营乡瓦窑滩村、秦祁河上游区域、站滩乡宽沟项目区等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47.54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到65.02%,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

如今,漫步上康家沟村,农家乐沿途而建,周边游客纷至沓来。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让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更催生“生态+文旅”新业态,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宽阔的河面,清澈的河水,在临洮县智慧水利调度中心大屏上,洮河国家湿地公园河畅水清的画面映入眼帘。工作人员轻触屏幕,河道巡查影像和数据信息将实时传输到智慧水利平台。

“河道内有乱堆乱放等问题,我们将通过智能监控系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为快速有力的解决问题提供有力支撑。”县水务局水政执法人员包晶晶介绍。临洮县河沟道众多,针对河道管护中存在的短板,重点在洮河干流安装智能监控296个、全景AR监控2个,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河湖治理水平。

图片3.png

“现在这里的草全部长起了,环境也很好,咱们再往前走看看……”每天清晨,太石镇南门村村民张先明都会到家门口的洮河边转一转。依托辛店至红旗段生态廊道及水环境整治项目,当地1500余亩滩涂地和坑塘水面实现荒滩焕新颜。“现在村民的环保意识都自觉增强了,参与河道环境治理,绿化都搞得相当好,全部绿莹莹的。”张先明说。

如今,2851平方公里的临洮大地上,绿色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近两年,实施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工程,完成人工造林5万亩,退化林修复4.84万亩,封山育林2.25万亩,中幼林抚育5万亩。洮河湿地公园记录到野生植物82科234种,野生脊椎动物49科122种,生物多样性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当地持续加大矿山、采砂领域整治力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达标率位居省市前列,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土壤环境总体良好。

山水临洮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一幅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赵彦洲)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