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渭河文化研究会成立

7月8日,甘肃省渭河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兰州召开。与会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推动渭河文化系统性研究与创新的重要里程碑。

作为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发源于甘肃定西渭源县乌鼠山,干流全长818公里,流域覆盖甘、陕两省七市三十余县,“从史前聚落到周礼秦制,文化层累之完整世所罕见。”无疑是中华文明核心发祥地之一。研究会副会长雷紫翰在筹备报告中强调,渭河流域拥有三重文明起源记忆——伏羲女娲创世、炎黄部族兴衰、大禹治水功业,更坐拥距今8000至5000年的史前遗址完整谱系,因此堪称“文明基因长河”。

首任会长金梅提出研究会三大核心使命。做“深”研究:联合多学科专家编纂《渭河文化大典》,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厘清文化“家底”; 做“活”传播:打造渭河文化品牌,运用短视频、数字展厅等新形式讲好“黄河首支流,文明发祥地”故事;做“实”转化: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特色产业,让文化保护反哺民生发展。

水利部专家吴强指出,研究会需“以水为脉深挖价值、以绿为底筑牢根基、以民为本共享成果”,建议创建渭河文化长廊与研学路线,激发公众守护母亲河的文化自觉。甘肃省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原主任庞波则呼吁建立“研究会-政府-企业”常态化协作机制,孵化文化IP,驱动产业升级。

陕西省自然资源学会发来贺电,期待跨省合作共促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会的成立,不仅是甘肃的文化盛事,更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注入强劲文化动能,标志着渭河文化科学保护与创新利用迈入全新阶段。 (秦文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