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女儿结婚,全家人响应号召,提出‘零彩礼’。婚礼当天办得很喜庆,亲朋好友都来送祝福,夸赞新郎好福气、新娘好眼光……”党员干部带头,抵制高额彩礼,倡树文明新风,党员李君家作了表率。今年以来,张家川县结合全省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齐心破解高额彩礼治理难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成色更足,移风易俗照亮了乡村文明“底色”。
彩礼,是中国传统风俗中的一项婚姻礼俗,表达的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之间缔结姻亲之好的祝福,彩礼归根结底是“礼”。近年来,部分地方彩礼数额持续攀升,有人不顾家庭经济条件,盲目将彩礼数额视为衡量爱情的标准,甚至形成明码标价的地域“行情”。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对高额彩礼提出明确要求,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
张家川县着眼破解高额彩礼治理难题,从政策、制度层面系统考量推动,制定《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实施方案》,成立高额彩礼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及“一办五组”,将移风易俗纳入乡村治理体系,指导完善255个行政村村规民约,明确抵制高额彩礼、倡导婚事简办等内容。全县各级党组织以“限高”“减负”为主攻方向,以破除婚俗陋习为着力重点,以党员干部为基本治理单元,建立党员承诺践诺制度,从彩礼、礼金、婚宴、报备等方面对党员干部婚嫁情况统计、分析、提醒,引导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动亲朋好友抵制高额彩礼。
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婚俗陋习,破坏了淳朴的乡风民俗,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绊脚石”。张家川县积极推行“群众说事、干部解题”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255个行政村、7个社区全覆盖设立红白理事会,吸纳村“两委”干部、群团工作者、乡贤能人和“五老”等人员发挥作用,采取事前引导、事中宣传、事后回访的方式,全过程参与乡村婚嫁事宜,倡导乡风文明婚俗。同时,结合“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主题活动,以镇村两级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乡村网格员员为主体,组建志愿服务队、政策宣讲队,深入农户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开展“百姓名嘴·话彩礼”活动1632场/次,通过理论宣讲、小品创作、情景剧和短视频、音乐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让抵制高额彩礼理念深入人心。
“团团小红娘”线上婚介微信公众号、“妇女之家”婚姻家庭辅导站、“爱满鹊桥·缘定七夕”集体婚礼、“相约七夕·为爱守候”集体颁证等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活动,为全县适婚青年牵线搭桥;结合农村党员进党校集中轮训等党员教育培训,将高额彩礼治理内容作为重要课程,邀请专家学者系统讲解高额彩礼危害,引导农村党员主动抵制高额彩礼,树立健康文明婚恋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阿阳讲堂”等平台载体,开展“准丈母娘”“准新娘”宣传宣讲和“文明家庭”“新风培育(低彩礼)”示范户评选活动,发挥农村“积分超市”“道德红榜”等激励作用,通过一系列政策、制度“组合拳”,推动高额彩礼“降温”。为婚姻“减负”、给幸福“加码”,彩礼回归于“礼”,“情比金坚”的美好生活洋溢在张家川县新婚夫妻的幸福笑容里。(苏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