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绿色税制 助力企业向“绿”而行

近年来,天水市税务局持续加大对企业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答好绿色“税考”,充分发挥绿色税制正向激励作用,进一步解企业之困,增惠民之福,引导企业向“绿”而行,向“新”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

“环保”添“力”,“点亮”绿水青山“无限风光”

天水市税务局积极落实各项绿色税费优惠政策,加强税收大数据分析,依托甘肃省电子税务局等智能化平台推送税费优惠政策,持续优化纳税服务,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办理业务和享受税收优惠的便捷度,确保绿色税收优惠政策红利直达快享,通过税收杠杆,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实现低标排放,促进清洁生产,为企业可持续绿色发展增添动力。

张家川县秦发置业有限公司是该市范围内一家从事水污染治理的企业,在农村污水处理、市政管网塑料检查、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净化等方面技术成熟。近年来,为助力企业发展,张家川县税务局全面梳理绿色环保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通过精准辅导与优惠政策并举的方式,第一时间为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引导企业主动减排。

“仅2024年,我们公司环境保护税累计总减免税额4万余元!税务部门对我们及时精准的帮助,让我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绿色环保事业中。”张家川县秦发置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马杰说,“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我们将持续以共筑‘大美张家川’为使命,持续在技术上突破,为绿色环保事业作贡献。”

天水市税务局持续聚焦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税费服务,激发企业投身环保改造的积极性。同时,市县两级税务部门还与环保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征管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据统计,2024年以来,全市税务系统累计减免环境保护税额达2984万元,共惠及55户环保企业。

“资源”向“新”,“助推”企业发展“美丽效益”

除了对绿色环保企业进行精准辅导外,天水市税务局还聚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项目,组织税收专家团队进行全程跟踪辅导,梳理企业可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加强政策落实力度,在全链条进行“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项目落地生“花”。

位于张家川县闫家乡的鑫达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领域抓住了商机,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贫细杂低品位铁矿的开采力度,实现企业创收,在高质量发展这条道路上,鑫达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我们矿区资源富矿少,贫矿多;粗颗粒少,细颗粒多,为了充分利用‘贫细杂’铁矿资源,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积极探索提高铁精粉选矿工艺流程,改进铁矿石磁选、电选等选矿工艺,引进更为先进的生产线,提高低品位矿尾矿的利用效率,提升企业产能。”鑫达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轶潘谈到。每谈到绿色税制在引导企业资源开发高效利用方面转型中的作用,李轶潘便感叹道:“公司的转型,离不开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正是因为税务部门的助力,资金压力得到极大缓解,我们公司才敢去‘想’、敢去‘干’,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升级公司的环保工艺水平,继续投入资金引进更为高效节能的机器设备,将资源利用最大化。”

天水市税务局结合全市实际情况,细化资源税征管措施,指导各县(区)局对开展绿色循环、资源循环利用等行为给予政策支持,提高企业参与“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绿色税制,“点缀”和谐绿美“天水新篇章”

随着绿色税制的不断完善,天水市正迎来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丰收”。环保税与资源税的双轮驱动,不仅改变了企业的行为模式,也重塑了县域产业结构,使“绿水青山”的“颜值”与“金山银山”的“价值”相得益彰。从污水处理厂到矿产企业,从传统制造到生产革新,绿色税制如春风化雨,滋养着张家川大地上每一株“绿苗”,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描绘出更加绚丽的生态底色。

太极集团甘肃天水羲皇阿胶有限公司在转型之前,以粗放型生产为主流,生产链布局精细程度不高,部分生产车间采用能源还是以传统能源为主,且环境监测设备运维投入资金力度不大,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陷入“滞后”状态。2019年以来,该企业加大节能环保力度,陆续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工艺,积极实施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力度,五年来,累计享受各类税收减免44万元。(魏鸿雁 汪恩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