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的成县骄阳似火,热浪灼人,但在纸坊镇大营村桔梗种植基地,镇上干部与村党支部书记正手拿验收表,弯腰穿梭在药田中,一边耐心指导农户管护要点,一边帮助农户填写验收表,将严谨核查与暖心服务融为一体。
工作人员在药材地开展指导验收。董康平 摄
“李大爷,你这块地桔梗势很好,但杂草太多,容易争抢药材养分,得尽快清理。”
“还有张大妈,您的桔梗苗株距有些过密,得适当间苗,才能保证每株药材都能充分吸收阳光和养分。” 纸坊镇大营村包村领导刘彤彤细心地指出每一处需要注意的地方,确保农户们能够按照科学的方法种植和管理药材。
农户们听后纷纷点头,感激地说:“多亏了你们的指导和帮助,我们才能把药材种得这么好。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们对未来的收成充满了信心。”
对群众开展管护指导。董康平 摄
为精准落实产业奖补政策,激发群众致富内生动力,近日,纸坊镇创新实施“验、宣、帮”三举措,成立由包村领导、驻村干部、村社干部组成中药材验收组,严格对照奖补标准,对全镇16个村的中药材种植地块进行验收。
验收组每到一处,都化身为“中药材种植指导员+政策宣传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奖补政策,宣传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代塄村种植户苏备战掰着指头算起增收账:“我今年种的几亩桔梗,光奖补就有1200元,三年后预计亩产2000余斤,按当前行情,能卖3万多元,比种传统作物收益翻了好几倍。”
随着验收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户们忙碌的身影与镇村干部的悉心指导交织在一起,共同绘就了一幅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画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药香不仅飘出了致富路,更飘进了农户们的心田。
近年来,纸坊镇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头号工程”,通过“内培外引、政策护航、示范引领”三向发力,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振兴路,全镇累计发展中药材种植9300余亩。培育出连翘、桔梗、半夏、天麻四大主导品种;扶持建成2个本土中药材加工厂,实现初级加工本地化;培育100亩以上种植大户6户,带动15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2000余元,形成从中药材种植、技术指导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产业体系。
“这次验收共核查1124户种植户,核定奖补面积4027.76余亩,为产业发展摸清了‘家底’。”纸坊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廖利强表示。纸坊镇将以此次验收为契机,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推动中药材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刘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