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作为国家“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县,近年来创新实施“大数据+铁脚板”工作机制,通过对象“融合法”破解政策壁垒,构建起分层分类、精准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在陇东大地谱写出乡村振兴与民生保障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在政策并轨实践中,南湖镇张军的案例极具代表性。父亲因病致贫的家庭,曾因消费型车辆财产限制被挡在救助门槛之外。县民政部门创新实施豁免政策,将张军纳入低保边缘家庭,对其父实施单人保政策,并通过住房安全、医疗保障等综合帮扶,让这个濒临返贫的家庭重获希望。类似张军家庭的1529名困难群众,通过分层分类救助全部纳入保障网。
朱店镇董建军家庭的救助过程,则彰显了“早发现、快响应”机制的力量。当医疗预警系统捕捉到其子16万元医疗支出的风险信号后,民政、卫健、教育等多部门立即启动“一事一议”机制:1.8万元紧急救助当天到账,5万元创业贷款两周落实,教师送教上门同步启动。两个月内,该家庭保障等级由三类提升至二类低保,实现了从临时救助到长效帮扶的无缝衔接。
通过构建“四维一体”帮扶体系,庄浪县已形成独具特色的防返贫工作格局。“一键报贫”系统与33个部门数据实时比对,2023年主动发现3478户急难家庭;建立“资金+物资+服务”多维救助模式,为5151户特殊困难群体落实探视照料服务;创新“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公益岗位”组合拳,累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629人,发放创业贷款89万元。
数据显示,政策并轨实施以来,全县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800余万元,惠及群众2.3万人次。
“当前,我们正在推行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通过开发智慧救助平台,将救助响应时间尽量缩短。随着‘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的深入推进,156万元社会捐赠资金正转化为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金、学子们的‘雨露计划’助学金。”庄浪县民政局局长田多牛说。
从黄土塬上的抗震农房改造,到果园里的农技专家手把手指导;从病床前的临时救助金,到课堂里的送教老师,庄浪县用政策创新的力度、帮扶措施的温度、民生保障的精度,在水洛河筑起坚实的防返贫堤坝,让全面小康的成色更足、质量更高。(石艳 张沛杰 王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