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洮县:城乡环卫一体市场化改革绘就宜居环境新画卷

近年来,临洮县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市场化改革,有效改善了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现状,成功走出了“管干分离、全域覆盖、长效治理”的城乡环境治理新路径。

坚持市场化导向,赋能城乡环卫发展

春寒料峭,走进临洮县衙下集镇,一条条硬化村道干净平坦,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北控公司的垃圾清运车辆正在将路旁垃圾中转站里的生活垃圾进行压缩清运,整个村庄变得清新靓丽。

“原来的垃圾乱堆乱放,通过这些年北控公司收集清运,房前屋后的卫生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衙下集镇张家寺村村民郭永祥说。

农村环境面貌的蜕变,源于县上推行的“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北控城市服务(临洮)有限公司在各乡镇主干公路沿线相继投放了4400多个垃圾收容器,建设了12座垃圾中转站,每天组织清运车辆对各村垃圾进行清运,有效解决了乡镇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和收运难问题。

近年来,临洮县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北控城市服务(临洮)有限公司签订了为期8年的环卫服务合同,由北控城市服务(临洮)有限公司负责城区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管理等工作,以及各乡镇主干公路沿线的垃圾清运,有效改善了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现状。

坚持高效化清运,实现垃圾闭环处理

在加强城乡环卫管理的过程中,垃圾处置问题成了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在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原中国银保监会的积极协调下,临洮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进了总投资3.5亿元的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于2021年4月建成运营,日处理生活垃圾500吨,有效解决了城乡垃圾回收处理过程中最后一环。

“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市场化改革后,生活垃圾通过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集中处理,既环保又创收,一举两得。”临洮县住建局副局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毛海林说。

为了将城区生活垃圾和各乡镇农村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到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临洮县于2022年投资2399万元建成了日处理200吨垃圾的城镇生活垃圾转运站,购置大型压缩式转运车4台、配备20立方垃圾集装箱6个,各类垃圾清运车辆65辆,进一步提高了垃圾清运效率,形成了一个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的高效闭环处理体系。

坚持精细化作业,刷新城市清新颜值

近年来,临洮县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主管部门负总责、企业总运营、乡镇社区联动”的城区环卫管理体系,对城区道路、公厕、河渠等重点区域开展清扫、保洁、打捞、管理等服务。

北控城市服务(临洮)有限公司总经理郝博说,“我们将城区主干街道、小巷道、‘一河四渠一沟’、公厕以及其他区域纳入治理范围,划分为10个网格,确定了10个班组,以“两班倒”方式开展区域作业、全天候保洁。”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北控公司先后投入垃圾机扫车、高压清洗车、垃圾翻桶车、压缩清运车等各类机械235台、其他设备1106件,采用“洗扫冲刷+洒水降尘+人工冲洗+巡回保洁”作业模式,常态化开展卫生清理工作,全县主干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5%。

坚持多元化考评,构建综合监管体系

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市场化改革不是“一包了之、只包不管”,而是通过管干分离,提升全县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临洮县探索建立“智能监管+动态考核+资金保障”考评体系。

在北控环卫智慧监管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垃圾清运车辆轨迹、作业进度等数据。“我们依托环卫智能化监管平台,通过车载记录仪、视频探头等介质,可以对环卫作业路线、道路清扫、垃圾清运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了从‘人盯人’到‘云管理’的升级。”临洮县环卫所所长刘丹临说。

在县财政每年拨付服务费用的基础上,临洮县还创新“财政补贴+村民自筹”机制,在农村推行“人均每月一元”卫生费制度,年均筹集资金180万元,有效缓解了政府清运生活垃圾的成本压力。

临洮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张会平说:“下一步,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安排部署,在靠责任、强保障、建机制等方面持续用力,全面提炼总结典型做法,着力打造城乡环卫市场化改革‘临洮模式’,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康启雄 靳巧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