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积极应对零工市场就业门槛低、劳动者流动性强、工作碎片化等特点带来的监管挑战和劳动者权益保障难题,兰州市西固区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零工市场创新设立了“劳动争议调解岗”,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推进调解中心实体化建设,为零工人员提供“一站式”保障服务,有效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西固区严格按照“五有”标准——有名称、有定位、有职责、有专岗、有专人,全力打造品牌化、特色化、规范化的零工市场。其中,“劳动争议调解岗”的设立,为用工单位、用工主体和零工人员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劳动争议调解岗”不仅配备了统一标识和制度流程,还配置了专职调解人员,确保调解过程做到“三有”——有记录、有台账、有资料,从而有效防范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创新调解模式方面,西固区立足基层组织,赋能灵活就业,积极推行“三级调解”新模式,即“专岗调解员—专业调解员—调解组织”。该模式通过把纠纷解决关口前移至协商调解阶段,实现了及时就地解决零工人员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劳动纠纷。专岗人员负责登记、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并先期调解简单的劳动争议纠纷;对于复杂争议纠纷,则协调驻西固区人社局法官工作室、律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员进行二次调解;而对于劳动或劳务关系难以确定、拖欠劳动报酬涉及金额较大且难以支付的案件,则引导零工人员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和维权中心投诉反映情况,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的成功率,还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此外,西固区还不断强化帮扶指导措施,提升便民服务温度。通过现场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综合互助保障活动政策,并对劳动纠纷疑难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同时,积极推进“劳动维权+就业帮扶”联动服务模式,在进行劳动纠纷调解的同时,引导维权零工人员完成求职登记、简历投递,助力其实现就业。劳动争议调解岗与劳动仲裁部门、劳动维权中心紧密协作,明确职责分工,实现了从案件受理到具体案件化解处置的全过程联动,有效提升了矛盾纠纷调解效率。
截至目前,西固区“劳动争议调解岗”成功调解劳动人事争议事项8件,涉及金额高达19688元,切实维护了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的合法权益。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得到了广大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的广泛赞誉,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固区将继续深化“劳动争议调解岗”的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调解机制和服务流程,为零工人员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保障服务,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郭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