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连日来,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各级党组织扎实推动“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事、连百家心”活动走深走实,架起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进“百家门”,“四情”工作法连民心。春节前夕,天水市发改委深入梁山镇走访慰问帮扶群众。大家围炉而坐,唠起了家常。惠双金诉说了家里的一些情况,帮扶干部边听边记录,梳理了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恭门镇天河村等4个村是甘肃省委政法委的联系村,帮扶干部节前深入帮扶户家中送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四百”主题活动开展以来,该县1200余名乡村干部和帮扶队员通过进家门,访“实情”、送“温情”、解“民情”、显“长情”的“四情”工作法,走村入户听民声、办实事,解决了679条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拉进了党群干群关系,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的关怀温暖。
知“百家情”,“五举措”联动解民事。“王家长、李家短,农村矛盾纠纷少不了……”围绕家庭和邻里纠纷、划界债务、信访矛盾等问题,该县各级驻村干部把“群众找我”转变为“我找群众”,有效借助“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在群众“炕头边”、村委“支部会”和群众“说事会”上,通过干部现场解、支部领题解、乡镇统筹解、职责部门托底解、派出单位主动解“五举措”,精准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全县共排摸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等问题1727个,排查处置安全生产、平安建设和主动创稳等风险隐患1717个,广泛征求群众生产生活和乡村发展、建设、治理等方面意见建议512条,县乡村分层梳理汇总、转办督办落实,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回音,切实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
润“百家心”,“三下乡”聚力顺民意。乙巳蛇年新春,该县马关镇草湾村文化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热闹开场。汇演用舞蹈、歌曲、戏曲、小品、快板等形式,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群众的新风貌和乡村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场景。村民赵海财满心欢喜地说:“这样的活动真是办到了农村人的心坎上,我们打心底里感到欢喜和温暖。
文化浸润心灵。据了解,自开展“四百”主题活动以来,张家川县结合“爱心甘肃·结对关爱”和“暖冬”、“三下乡”等行动,组织、宣传、文化、卫生、民政等部门工作者及志愿者为农村孤寡老人、残疾和留守儿童、特困家庭送去暖心关爱和志愿服务,共走访慰问各类对象792人/次,开展农村“一老一小”健康体检和义诊服务15场/次3000余人,县关工委联合团县委、县妇联等深入乡村发放少年儿童读物和绘本2500余本。全县先后举办送知识、送政策、送健康、送欢乐(“村晚”“秦腔”“书画”“村BA”“百姓名嘴”和“百姓大舞台”)等惠民活动130余场/次,惠及广大农村群众6万余人/次。同时,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开展“四百”主题活动中融入了乡村移风易俗等文明宣传内容,发挥了活动育人、寓教于乐的作用,推动了乡风、民风持续向好,形成了“文明新风拂面来”的“党建+”活动效应。(苏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