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安宁区九合镇兰沟村,成片杏林掩映着村庄,一树一树金黄的杏子熟了,前来休闲摘杏的游人络绎不绝。果园深处,朱学礼正在忙前忙后招呼客人,今年的杏子丰收了,农家乐的生意非常好。
朱学礼是甘肃景盛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作为兰沟村返乡创业带头人,他从村民手里流转了300多亩杏树林,办起了集休闲垂钓、田园食宿、采摘娱乐、研学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特色农家乐。
兰沟村的蝶变
据介绍,兰沟村离兰州市区不远,节假日许多市民带孩子过来采摘新鲜的杏子、草莓。游客还可在农家乐里租一个专属小院,打理果树、开垦菜地……体验原生态的田园生活。同时,精心设计的研学项目为兰州市4家幼儿园近1000名孩子提供了专属菜地,让他们拥有从种植到收获的农事体验。
由于地处“兰州九合新型工业现代物流经济园区”“皋兰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示范区”及“兰州野生动物园”交汇处,兰沟村是传统农耕文化体验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的“新概念、慢生活、深体验”经济发展要素融合区,更是承南接北的重要节点,具备接受游客集散的独特区位优势。
兰沟村现有种植草莓、葡萄、兰州白兰瓜等日光温室120座,高架大棚560座,种植辣椒、西红柿、豆角等精细蔬菜面积达960亩,种植钙果面积达400亩。
村庄所在地属于兰州市西北向丹霞地貌景区“天斧沙宫”的构成和外延部分,现有玉皇阁、骆驼峰、睡佛等自然形成的沙宫山头,是发展影视、广告和旅游业的宝地。
目前,已引进景盛源、富绿源、舜良君等休闲农业专业合作社7家,流转土地面积约1800亩,建成杏子采摘休闲区300亩,瓜果、草莓等良品水果采摘区150亩,生态旅游观光面积达600亩以上,建成邹应龙纪念馆300平方米,兰沟村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已初具雏形,2018年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成功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两届。
“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后,村民们既有土地流转的收入,还能在家门口务工挣钱。”兰沟村党总支书记杨锦说,兰沟村依托生态资源,采取“党建 + 合作社 + 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拓宽了增收渠道,提高了农户的收入。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带建设
今年以来,兰州市安宁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深刻把握市委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带建设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紧紧围绕“八个美丽”,精心做好“四篇文章”,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带建设。
安宁区九和镇加快推进“十里桃乡”示范带建设,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推进兰沟村、钱家窑村标准化林果、温室大棚采摘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休闲采摘、科普教育、体验观光等特色农业,以采摘形式带动周边蔬菜销售、农家乐经营,不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户经济收入。
据介绍,安宁区加强乡村规划引领,谋划布局“兰野文旅”“十里桃乡”两条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带,“串带成环”辐射带动11个行政村,覆盖面积约258平方公里。打造“兰野文旅”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带,规划“一廊道、三片区、多支点”的乡村产业新业态,形成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基础、绿色制造和现代物流为补充的产业结构。
安宁区整合各类资金1.1亿元,实施“和美乡村”创建、安高公路生态廊道及农田灌溉水利配套工程、产业路硬化等项目14个,一体推进乡村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
大力实施“村村万树·绿满乡村”行动,引导群众在房前屋后规划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1196处,栽植树木2.7万株、绿化带灌木及花草2200平方米,乡村绿色本底不断擦亮,美丽乡村建设逐步由“一处美”向“全域美”转型。
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乡村旅游业实现融合发展。据介绍,1—5月安宁区共接待游客347.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43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05%、71.58%。积极构建都市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形成以丰登村种植高原夏菜、六合村种植旱砂西瓜、曹家湾村种植白凤桃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3万亩。
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引进多温区生鲜冷链集配运营中心项目,总投资1亿元,预计10月底前竣工,可辐射带动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交易额462.27万元。实施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一季度村均集体经济收入9.03万元,同比增长200.1%,其中村均经营性收入8.78万元,同比增长248.5%,美丽乡村建设从“环境美”向“生活美”转型。(兰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