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七里河区:“百年好合”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正当时

“小产业”带动“大发展”,“示范带”串起“振兴链”。今年以来,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积极落实市委“1139”工作部署,聚焦“八个美丽”,做好“四篇文章”,精准发力,以点带面、串珠成链,高水准、高质量打造“百年好合”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带。

做精规划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挖掘百合文化、乡村旅游等资源优势,通过布局建设核心种植区、精深加工区、创新研发区、文旅体验区、产品集散中心“四区一中心”,打造以西果园村为中心村,辐射周边6个村、全长12公里、涉及2522户11383人的“百年好合”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带。因地制宜做好村庄规划,镇村支部书记担任规划师,规划具体到村组巷道、村庄内部,共计153处,包括整治类、建设类、产业类三大类,现已完成85处建设内容,占规划任务的55%。中心村西果园村规划整治和建设的项目共18处,现已完成14处建设内容。规划建设百合博物馆,拙舍草庐民宿1家、西塘梨园、红花园子精品农家乐2家、引进无人机培训基地。规划建设占地面积685亩的农业产业园区,园区建设了钢架大棚、露天种植园、科普研学基地、市民认领农园、蓄水池、停车场等,探索打造集农事体验、观光旅游、科技研学为一体的新业态。

做美建设

系统推进“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一美化”攻坚行动,以垃圾清理、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细化国道沿线、村庄内部等780个整治点位,出动人员5000人次,完成“三清理”900余吨、“三拆除”580㎡、“三整治”210处,在212 国道沿线划定泊车位180处,选点建设“口袋花园”5处,修整破损墙面21处,更换破损广告55处。规划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公园”“小果园”90个,已建成“百合谷”“一世情园”等“四小园”58个。组织网格员持续开展农村住房安全大排查,现已全覆盖排查4433户,维修加固农房12户,实施抗震改造2户。开展“村村万树·绿美乡村”专项行动,整合资金53万元,种植树木2万余株,花草1300㎡,投入1200万元实施袁家湾主干道等7个村组道路提升项目,累计建成“四好农村路”12.4公里,全面打造“美丽廊道”。

做实治理

按照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农村党建全面过硬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营造“两委班子带头干、发动党员跟着干、影响群众一起干”的良好氛围。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延伸党建触角,以网格化治理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加快构建“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优化设置网格100个,网格员97名,短平快解决网格内问题。扎实开展“一亲三心”活动,严格落实领导包村、干部驻村制度,采取两访三问四登门的“234”工作法,组织网格员开展入户走访、电话随访,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填写民情走访日志,建立完善“民情档案”,帮办实事262件、解决困难123项。推行“红黑榜”“积分制”,倡导“零彩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新风尚,推动移风易俗取得实效。

做活经营

坚持以“小百合”撬动“大产业”,加速推进“农文旅”融合。推广运用百合母籽繁育鳞片扦插、百合覆草覆膜等技术,狠抓主导产业培育,打造“一村一品、一带一业”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有百合龙头企业5家,合作社63家,特色产业年产值超5.5亿元,带动村民就业超2500人,人均年收入超6万元。实施百合标准化车间、西塘梨园休闲农业等产业项目13个,打造“西果园村微度假休闲游”“袁家湾村百合文化体验游”等3条精品旅游路线,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备案设施农业用地600余亩、报批项目建设用地18亩,整治撂荒地1300亩、流转800亩。协调金融机构为信用主体授信1.3亿元,持续巩固全省首家信用镇创建成果。

据介绍,七里河区西果园镇将持续发挥百合产业优势,畅通发展路径,盘活“沉睡”资源,形成产业合作、项目聚集的发展大格局,推动示范带建设点上开花、带上并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张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