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麻辣烫为何能火爆“出圈”

继山东淄博、冰城哈尔滨之后,我的“邻居”天水也火了,原因竟是一碗麻辣烫。天水麻辣烫的火爆“出圈”,让人感觉猝不及防的同时也充满疑问,网友口中所谓“泼天的富贵”缘何会轮到天水?但邻家有喜,作为与天水唇齿相依、山水相连的陇南人,首先是兴奋和羡慕,但更多的是骄傲自豪,因为我们都是地地道道的甘肃人。

一直以来,我的家乡甘肃,留给全国人民的印象大多是荒漠戈壁、黄沙漫天、干旱缺水等等,家乡穷的标签始终是外界评论甘肃的第一话题,这是我们无法回避也不可否认的事实,因海拔和气候原因造成甘肃人脸上常有的“红二团”、骑着骆驼去上学等等也常常被人当作茶余饭后的笑料,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总而言之,在全国来说,家乡由于自然条件和经济落后的原因始终是存在感比较低的一个省份。

天水,作为省会兰州之外的甘肃第二大城市,悠久的历史诉说着华夏文明的光辉灿烂,伏羲生地、女娲故里的神话传说是天水文旅向外推介天水的首选标签,或者说是最大“卖点”,大地湾遗址、“飞将军”李广故里、诸葛亮北伐地、姜维故里、马谡失街亭等等的历史故事让天水的人文历史更加充盈活跃,跻身“中国四大石窟”的麦积山石窟更是让天水成为甘肃文化气息最为浓厚的一座城市。然而,在此之前,却一直不愠不火。

提起天水的农特产品,花牛苹果当仁不让,当然还有天水大樱桃、甘谷辣椒、秦安黄桃、武山春韭等等,说到风味小吃,天水呱呱、然然、老婆面则是无可争议的代表。谁也想不到一位在外求学的天水“白娃娃”发的麻辣烫视频竟然像导火索般引爆了天水这座城市,一碗麻辣烫带动了天水和周边县区的文旅产业,提升了整个甘肃的知名度。短短的视频是这位学子内心深处迸发出的对于家乡“生于斯,长于斯”的热爱,是我们每个甘肃儿女都应该去学习的榜样,发自肺腑地去热爱家乡、尽己所能去宣传家乡、不遗余力地建设家乡,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牢记的使命和肩上的责任。

天水麻辣烫的火爆“出圈”,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为厚德载福,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甲辰龙年春节期间,兰州“醉关公”的扮演者小林子把武圣关羽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无数人奔走跟随、争相观看的场景正是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对于关羽忠义品格的敬佩、信仰和传承,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醉关公”、兰州、甘肃社火等一时间成了网络热搜词,通过网络平台,甘肃传统的春节文化活动给全国人民带去了欢乐和祝福。而后,小林子受邀在山西、内蒙古等地进行演出,将甘肃社火文化带到了其他省市,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甘肃传统文化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我们难以忘记,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大量在新疆务工人员返岗期间,一场不期而遇的极端天气,考验了路过甘肃的“客人”,更考验了甘肃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情况时的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瓜州、玉门、嘉峪关、敦煌等地迅速响应,开放体育馆、学校等各类场馆提供免费住宿和物资,同时开展道路清扫作业全力保障春运平安顺畅。尤其是瓜州,一个常住人口不足5万人的小城硬是穷极自身实力,接待并安置了超过2.5万路过“客人”。面对灾难,瓜州的担当作为让过往“客人”热泪盈眶,让国人为之动容,更让我们这些甘肃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甘肃人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形象再次得到了放大和升华。

作为一名陇南人,天水距离我的家乡成县仅有100多公里,无论是以前外出求学阶段还是现在偶尔的出差,借道天水的次数太多了,因而对天水这座城市较为熟悉。天水麻辣烫火了,原因有很多,但是天水的地理优势和便利交通是不能被忽略和被忘记的,这也是其自古以来作为兵家之争地的重要原因。天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进入甘肃后的首个重要驿站,也是东出甘肃的跳板,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赋予了这片土地更多的生机和活力。现在,机场、高铁、火车、高速公路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更是甘肃省内其他市州无法比拟的。

天水的火爆“出圈”,不仅仅是因为人们看到麻辣烫视频后“勾起馋虫”的食欲和实地尝到后的美妙滋味。天水的这把“火”,火的是人们对于烟火气的追逐和向往,火的是人情味四溢的浓厚氛围,彰显了天水人民对于家乡厚重历史文化的高度自信。

天水的火爆“出圈”,得益于美食博主的推介引流和全国网友的推波助澜,让全国人民重新看到了甘肃,认识了天水。不少游客途径千里,跨越山海只为一睹天水政通人和的风采,长时间排队去品尝天水麻辣烫的“热辣滚烫”,置身于人山人海去感受烟火人气和人间欢乐。

天水的火爆“出圈”,得益于官方的积极应对。市委书记主持召开“天水麻辣烫”专题会议研究“待客良策”,唯恐怠慢了远方的客人。第一时间开放党政机关院落供外地游客免费停车、粉刷美化风味小吃街“四合院”周边的环境、主动修路铺油迎接八方来客、开通麻辣烫公交专线、科学设置外地车辆停车区、外地车辆轻微违章只警告不处罚、护航交通安全等等做法,让本地人震惊,让外地人暖心。天水在这份“抄来的作业”中写下了自己的答案,标注出了自己的最优解,此外,低调朴实的市政府办公楼也被网友拿来和淄博市政府大楼进行类比,在无数评论中获得了诸多好评。

天水的火爆“出圈”,得益于天水人民的热情接待,出高铁站就有爱心人士送水、吃麻辣烫坐免费车、喝免费水、本地人让位让座或者暂时不去挤占麻辣烫资源、不经营麻辣烫的餐饮店主动让游客坐在自家店里品尝美食,缓解人满为患的窘境等等,志愿者们的无私付出和天水人民的空前团结让我们看到了甘肃人的真诚大爱。

天水的火爆“出圈”,得益于周边省市和县区的倾情助力,带着各自的特产美食和浓浓情意只为让游客们感受到西北人的热情大爱,免费发放景点门票诚心邀请游客观光,助力天水文旅的同时也对自己家乡的旅游景点进行了大力推介。甘肃文旅的集体发力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西北旅游尤其是甘肃旅游的浓厚宣传氛围。

天水的火爆“出圈”,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力加持,甘肃人总想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贡献给远方而来的客人,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二次请出的甘肃社火进行巡演、“压箱底”拿手绝活的次第亮相等等,各类文艺演出活动的竞相出彩展示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融合让天水的热度再次升温,更让还没来天水的人心驰神往。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天水麻辣烫的热度还在增加,加开的麻辣烫专列承载着甘肃人的希望驶向了远方,在祖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全国各地普及甘肃麻辣烫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最后,套用河北文旅“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宣传语,为天水写上两句,呐喊助威,赠给天水,也写给困囿于尺寸之地的自己以及未曾去过天水的朋友们,因为心动不如行动,坐看不如亲身体验。

“这么近,那么美,抽空去天水;这么近,那么香,天水麻辣烫,一定要尝尝。” 衷心祝愿我的“邻居”龙城天水越来越美,祝愿如意甘肃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祝福所有厚道朴实的甘肃人民生活越来越好,所愿所盼皆会梦想成真。(文|燕比翼 中共成县县委组织部三级主任科员)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