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福建诏安特色产业创新院正式成立,为全省首个综合创新院。
诏安特色产业创新院是由诏安县政府主导,多方科研院校、新型主体参与协同创新,多元化要素集成保障的一个综合性的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结合诏安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特色产业规划布局,重点打造研发实验平台和中试基地双引擎。
“诏安将以更快的‘诏安速度’争科研、争创新、争转化,以更暖的‘诏安温度’优服务、强保障、促落地,推动创新院‘发展蓝图’变为‘科创实景’。”诏安县县长黄庆华介绍,创新院将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共建研发平台、培养专业人才等方式,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式服务,做到“真需求、真科研、真转化”,逐步形成“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孵化+文旅融合创新”的新格局。力争3~5年内建成“1个核心创新院+N个产业示范基地”,引进高层次科研团队5-8个,转化科技成果10项以上,带动相关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
成立大会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与诏安县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了诏安特色产业创新院共建协议。现场还签订了10项创新研发以及产业化项目合作协议,实现果蔬、茶叶、牛鹅、水产、农文旅五大产业链创新要素的全覆盖。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创新院理事和院领导班子等创新院骨干人员聘任仪式,诏安县县长黄庆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所长张明辉分别被聘为创新院理事长和院长,为创新院的高效运作提供强有力的队伍支撑和组织保障。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余文权表示,这是省农业科学院与诏安县开展院县合作的全新模式和崭新起点。省农业科学院将全力支持创新院建设,与诏安县、各科研院校、新型主体紧密合作,持续开展良种良法示范推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先进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全面嫁接、深度融合,努力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打造诏安样板。
在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方面,该创新院实行“开放办院”的原则,培育产业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能人,注重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和技术扩散的公益性,为产业链条上的中小企业、农户等提供技术和渠道服务,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打造诏安县富硒果蔬、茶叶、牛鹅、海洋生物及文旅康养等特色产业集群,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在开展产业政策研究方面,该创新院梳理相关的政策制度,剖析特色产业总体情况,积极向政府提供产业规划、配套政策等咨询建议,助力青椒、八仙茶、牡蛎等诏安县特色产业振兴。
诏安县地处闽粤交界处、福建最南端,是世界长寿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青梅之乡、中国海峡硒都、中国生态牡蛎之乡、中国天然氧吧。当前,诏安县正全力抢抓中菲“两国双园”、军民融合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等重大战略机遇,“粮头食尾”“畜头肉尾”“钢头船尾”等新兴产业蓄势待发、商机无限,向着新兴工贸港口城市的目标稳步迈进。(黄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