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科学家领衔“科学家讲科普” 解码科学精神与化工魅力

7月14日,作为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WCCE12 & APCChE2025)核心配套活动——2025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重点科普活动“科学家讲科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引发热烈反响。本次活动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石油科协、中国石油企业文化部、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联合主办,石油工业出版社承办,吸引了行业专家、科技工作者及社会公众踊跃参与。

被誉为化工界“奥林匹克”的世界化学工程大会首次登陆中国,便精心策划了这场科学家与公众面对面的科普盛宴。

已经90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以“科学家的素质”为题,他结合众多科学家的科研实践,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科学家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他指出:“科学家除了爱国、诚信、勤奋等品格外,由感恩图报社会、国家是最长久、最伟大的心理动机”。

金涌院士在化工领域深耕八十余年,他对化工怀有深厚的感情,他的精彩讲解为现场听众尤其是青年学子点亮了科学探索的思维之光,有学生现场表示:“金院士的演讲让我明白,科学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金涌院士近年来在科普领域倾注大量心血,在短视频平台拥有近200万粉丝,成为无数青少年心中亲切的“科学爷爷”。一位在现场聆听的学生说:“金院士的演讲让我明白,科学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1.jpg

国际能源转型学会(ISETS)会长、国际能源论坛(IEF)前秘书长孙贤胜则以“石油化工点亮美好生活”为题,通过“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化工产品”等大量鲜活案例,深入剖析了石油化工技术如何“隐形”却又深刻地塑造着现代社会的“衣食住行”,让公众真切感受到石油化工领域的科技创新持续推动着社会向更安全、更便捷、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深刻改变并不断提升着人类的生活品质。现场观众惊叹:“原来化工科技离我们这么近!”

活动现场,由中国化工学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探秘石油》科普书及“磕头机”益智拼装文创产品成为焦点。该书通过专业知识与生活、历史、人物等紧密结合,将复杂的石油化工科学知识转化为简洁易懂的语言文字和生动幽默的漫画,降低了科学知识的理解门槛,还增强了知识的趣味性与吸引力。如石油蒸馏过程被设计为动态的“石油变形记”,通过漫画将石油炼化成不同产品的过程直观展现,增强了知识的可理解性。

现场互动环节中,来自不同年龄层和背景的听众向科学家踊跃提问,展现了公众对石油和化工科学知识的渴求,两位科学家结合自身经历为公众解疑答惑,通过生动的讲述,公众得以进一步理解科学家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以及石油化工技术如何从实验室出发,最终融入并提升千家万户的生活品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科协副主席邹才能指出,作为石油和化工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不仅要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还要通过科学普及的桥梁,让公众理解、支持并参与石油和化工业发展。

“科学家讲科普”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场科技与人文的深度交融,架起了公众理解化工科技的桥梁。主办方表示,举办科普活动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实践,旨在激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热情,播撒科学的种子。未来,主办方将持续举办此类活动,推动石油化工行业与公众之间的交流,让更多人了解石油化工技术的价值,共同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智慧与力量。(王巧然)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