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创金融新赛道 复旦管理大视野论坛在京举行
0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5月5日,以“布局科创金融新赛道”为主题的复旦管理大视野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特邀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与财务学系教授孔爱国,北京金融控股集团董事长、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董事长范文仲,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董事长吴海三位专家分享前沿观点,并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共同探讨金融与科创的“交汇点”,以金融活水牵引科创未来,用数字化手段把握科创需求,演绎了一场有关科创时代金融走向的精彩思辨。

把握科创新脉动 探索金融转型新思路

作为论坛主办方代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孙一民在发言中表示,管理教育在中国任重而道远,但复旦管院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学院不仅拥有全球排名第九的EMBA项目,还不断依托复旦管理大视野论坛等多种平台及途径,分享管理思想、传播管理实践,为广大校友们搭建起终身学习的思想交流平台。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与财务学系教授孔爱国指出,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着复杂的内外循环:对内,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难度大、时间跨度长,投资与出口为主的时代已经结束。社会发展从短缺经济进入到过剩经济,产生了结构性变化;对外,中美贸易背后的发展和遏制形成的冲突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会存在。

在这种复杂形势下,如何实现中国金融与经济的转型?孔爱国认为,应当主要依靠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企业家为主体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并为企业家们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环境。“资本市场的选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家的培育同样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机会都蕴含在其中。”

范文仲以“数字金融的创新与趋势”为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长期从事金融创新工作的敏锐性让范文仲找寻到了两大趋势,那就是“科技”与“资本”对金融业发展带来的长期影响。

从科技的角度来看,范文仲认为依托于第三次科技信息革命,中国金融在“跨空间分配经济资源”的维度上即“支付”领域表现上佳,而在“跨时间分配经济资源”的维度上还缺乏影响深远的经济活动;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数据资产化”将成为核心社会资源。同时,范文仲指出,数字经济的基础建设要由市场共同完成、其运营主体要具备公益性、并由全社会共同分享、平等使用。

最后,范文仲还号召企业家同仁以“终身学习的思维”“审慎的信心”与“ESG理念”来面对这个充满剧烈变动与机遇的时代。

“如果大家能够专注于创新,俯下身子、耐下性子做创新,一定会带来很好的回报。”吴海认为,中国企业的投资与发展目前都处于变革时代,他以“把握科技创新脉动,投资助力自立自强”为题讲述了自己多年来的从业经验与市场洞察。

吴海的演讲从四个视角展开:在创新与竞争层面,智能化和绿色化引发供给端和市场端发生变化,需要依靠创新形成新的市场空间,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在发展与热点层面,要聚焦智能化发展带来的技术变迁,如超算能力、脑学科和信息技术的融合等;在产业和股权投资层面,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硬核科技的投入,科创投资已成为主流;在定位和策略层面,要不断“补短板”“锻长板”“布前沿”和“固底板”。

分析科创金融发展痛点 展望未来发力方向

圆桌对话环节,复旦管院院长陆雄文担任主持人,与孔爱国、范文仲、吴海三位嘉宾深度探讨了当下中国科创金融在发展转型中遇到的痛点及对策。

对话伊始,陆雄文请嘉宾们对“中国未来三年经济形势”打分并给出改进措施。孔爱国建议,用市场带动经济发展;出于对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的考虑,吴海建议企业应多从实处解决问题,保持“精准度和平衡度”;范文仲认为,“三驾马车”在应对挑战时,只要厘清“企业家的信心、投资者的信心和消费者的信心”三件事,中国经济发展依然有较大空间。

此外,嘉宾们还围绕中国科创金融水平、优势与劣势、发展重点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编辑:侯隽

一审:郑扬波 二审:王新景 三审:周琦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51 6536349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15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