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布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指引 出资比例最高可达70%

9月26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稳企业 稳投资”系列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邀请省科技厅副厅长谭海斌,省财政厅副厅长张丰,省国有金融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友华就日前印发的《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进行政策解读,并回答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章蓉生主持新闻发布会。

图片1.png

发布新闻

谭海斌介绍,近年来,安徽省级财政出资设立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通过逐层撬动社会化资本,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全省十大新兴产业领域。其中,安徽省科技厅牵头设立4只天使基金,通过设立子基金形成总规模150亿元的天使基金集群,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指引》共八章21条,聚焦“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目标,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基金设立、投资管理、退出分配、风险控制和考核监督”等方面提出系统规范和引导措施,旨在推动基金投资向早期、创新项目倾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金合规运营。

《指引》的创新亮点主要体现为“五个聚焦”:一是聚焦引导措施,提出“四投”标准,解决投资定位问题;二是聚焦机制创新,提出“延存续期”,解决耐心伴随问题;三是聚焦考核评价,提出“优化容错”,解决慎投怯投问题;四是聚焦区域发展,提出“投资皖北”,解决区域协调问题;五是聚焦服务体系,提出“多方协同”,解决生态赋能问题。

为更好解决早期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指引》在创新机制上实现多项重大突破。

张丰介绍,《指引》允许母基金对单个子基金的出资比例最高可达70%。对于运营绩效优秀的母基金,经审批后可延长至20年。通常政府投资基金对子基金出资比例多控制在20%—30%,把最高比例设置在70%,充分体现安徽对创业投资类基金的差异化管理。这一天花板级别的松绑直击早期投资风险高、社会资本不敢投的痛点,通过提高政府出资比例为市场机构提供“风险共担”的安全垫,有效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早期硬科技项目的意愿。省外被投企业迁往省内、被安徽企业收购、总部/生产基地/研发基地落地安徽、在皖设立子公司、关联基金投资等均视为返投。返投避免传统“注册地返投”导致的“空心化”问题。

图片2.png

发布会现场

潘友华介绍,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今年8月底,4只母基金累计遴选超300家管理机构,与44家优质机构合作设立47只子基金。省财政以18.7亿元实缴出资,撬动社会资本41.34亿元,累计投资项目250个,投资金额40.58亿元。其中专精特新企业111家、安徽首台(套)项目15个、独角兽企业3家。通过“基金为媒”吸引107个优质项目落地,投资额15.43亿元。落实省级人才政策,服务3个院士团队和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团队创新创业。以“立足产业、协同地市”为策略,围绕“人才+赛道+区域”初步实现“一市一天使”。积极支持皖北振兴,设立6只子基金,总规模12.6亿元,投资皖北企业21个、金额3.54亿元,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下一步,安徽将抓好《指引》落实工作,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整合科技资源,加强政策引导,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有效衔接,实现资源共享、协调联动、和谐发展。(赵斌)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