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全链条护航创新发展

4月25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程胤,省高院副院长庞梅,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鲁建武,省公安厅二级警务专员吴勇介绍全省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有关情况,并回答提问。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汪晔宇主持新闻发布会。

11.png

回答媒体提问

程胤介绍,2024年,安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连续三年在国家检查考核中获评优秀,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连续五年优秀,保护水平评估位居全国第五,呈现出“横向联动、上下协同”的全链条保护格局。

近年来,安徽省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打出一套“组合拳”。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府院联动”“府检联动”,实施知识产权提质增效、高价值专利培训、地理标志保护运用促进等工程,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建成运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组织283个、纠纷调解组织148个,实现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网络全覆盖。

在加强科技创新成果保护方面,安徽加大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创新成果保护力度,审理技术类案件1849件。强化商业秘密保护,审理商业秘密案件44件。加强商业标识保护,审理涉知名品牌商标权案件7065件,依法制裁攀附商誉、仿冒搭车等行为。

庞梅介绍,全省法院系统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加大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创新成果保护力度,审理某“微短剧”著作权纠纷案,依法保护视听作品新类型“微短剧”著作权,维护新兴内容行业创新环境。推动长三角地区司法协作,联合发布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提升区域保护效能。截至2024年底,该省受理知识产权案件16642件,审结15440件,13个案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鲁建武介绍,全省检察机关聚焦知识产权保护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依法严惩商业秘密犯罪。合肥市检察机关办理了全国首例嵌入式芯片领域和全省首例“种子”商业秘密案,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商业秘密保护基地并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提升商业秘密保护质效。对“亳白芍”“亳菊”等国家地理标志,通过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加强地理标志保护。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起诉知识产权犯罪523件,办理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案件133件,同比上升2.7倍。

22.png

新闻发布会现场

吴勇介绍,全省公安机关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产业,以“昆仑”等专项行动为牵引,依托警企协作数据平台,针对民生安全、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等重点领域,先后在全省组织开展打击院线电影盗录传播行动、打击假劣农资“护农”专项行动、打击危害青少年著作权犯罪“护苗”专项行动、打击涉烟犯罪“皖剑”专项行动,对伪劣消防器材、燃气产品、电动自行车产品以及侵犯院线电影著作权等犯罪进行集中攻坚。

下一步,安徽将深化创新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抓好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运用、高效率保护和高水平服务,为服务安徽“三地一区”建设,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王晨)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