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杂  志 中国经济论坛 俱乐部 中国经济百人榜 投稿/订阅 English
视频:五常“香”米 如此“调和”
  事件回放

  7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播出了一期题为“五常香米 如此调和”的节目。据央视调查,消费市场上许多打着黑龙江五常“稻花香”旗号的大米,实际上是用杂牌米加香精拌出来的假冒香米。而在对五常市的十多家大米加工厂调查后也发现,从五常卖到外地的大米中,很少有纯正的五常大米或者纯正的五常“稻花香”。

  相关链接:五常“香”米 如此“调和”

  走近“稻花香”

  “稻花香”是1990年代黑龙江省五常当地培育的水稻品种,具有香气浓郁、抗病害等特点。“稻花香”大米颜色清白、半透明,呈尖细状。做成米饭后透明发亮。其加工技术先进、精细,经脱色、抛光、选粒等6道工序,没有断粒情况。把稻花香大米放在手里搓一下,手上有非常清淡的香味,米上则会越来越香。

  五常大米“掺假门”的消息一出,震惊全国。各地纷纷将正在销售的五常大米下架,五常市更是紧急下令当地诸多米业加工厂停业整顿。

  真正的“稻花香”大米在哪里?五常大米产业将何去何从?当地政府又将如何重整这个支柱产业?五常大米“掺假门”事件曝光后,本刊记者第一时间赶往五常,揭开大米原产地的产业真相——

五常大米产业链图

  72岁的田永太,被五常人称作“稻花香之父”,还有一个别名:东北的“袁隆平”。和田永太聊天,你经常会被他的“行话”说晕,比如“压圈”是指稻穗下垂形成的弧度;“上地”是指去地里查看庄稼长势;“材料”是指做实验用的稻种。

  马路上尘土飞扬,路两旁稻浪涌动。7月18日中午,田永太腰杆笔直地站在路边等记者,离远看,怎么也不像年过七旬的老人。

  “稻花香”是黑龙江省五常市20多个大米品种中最有名的一种。针对市场上品牌多样、真假难辨的情况,当地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可通过看、搓、闻等方法来辨别真伪。

  五常市市长姚志波说,“稻花香”加工技术先进、精细,经脱色、抛光、选粒等6道工序,没有断粒情况。把大米放在手里搓一下,加香精的大米手上会留有浓郁的香味,米上的味道浅。而真正的“稻花香”搓完之后,手上有非常清淡的香味,米上则会越来越香。

  五常市葵花阳光水稻研究所所长肖青玉说,五常“稻花香”大米颜色清白、半透明,呈尖细状。做成米饭后,米饭透明发亮,普通的长粒米为乳白色。

  另外,为配合一些省市对五常大米的打假活动,五常市已派出工作人员到各地协助鉴定,同时为有质量保证的销售专营店出具质量保证书和质量鉴别证明,消费者可到这些专营店购买。

  其实说真的,真正的五常大米本身年产量也不是很高(好米生长时长,水质,日夜光照和品种的限制),去掉直送北京国宴的,农民自己留的口粮,当地政府送礼送掉的,本地人买走的,周边县市的人托关系在五常当地买走的,出口韩国和日本等等,真正流入到较远市场上的米并不是很多。可看看现在超市里,粮店里辅天盖地的“五常大米”是不是和中国现在卖的“阳澄湖大闸蟹”有很多的类似之处呢!

  而现在市场上面低于3元在出售的所谓“五常大米”,怎么可能是真的,这个价钱在老家直接从农民手里都买不到,更何况是在常熟!!

Copyright China Economic Weekly Limited 2010. 关于我们 | 周刊动态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组织机构 | 版权声明 | 客户服务 | 通告栏
中国经济周刊ceweekly.cn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京ICP备05064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