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峰会综述
-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倡议和主办的全球智库峰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得到海外内的广泛认可,并热切期待今后能更好地办下去。两届智库峰会的召开,为各国智库开展合作交流搭建了平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其作用与影响力跨越了国界,凝聚了全球共识,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建言献策,为推动全球经济均衡发展贡献智慧。[详细]
往届回顾

- 李源潮:坚持开放合作,谋求共赢发展
- 6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 曾培炎:服务社会、共谋发展方面肩负着更大责任
-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在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开幕式上指出解决当前与未来人类面临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不仅需要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各国智库提供智力的支持。
- 杨振武:中国正以和平发展谋求对世界更大贡献
- 杨振武表示,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一论断为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视频报道
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分论坛议程
主办方介绍

分论坛开幕
主持人

- 季晓磊
-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第二分论坛。本场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是什么”,将由来自全世界第15位重量级嘉宾与场内的120多位嘉宾共同探讨这一主题。
嘉宾致辞


- 魏建国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 各位下午好,我之前是商务部的副部长,现在我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副理事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建立是由之前曾培炎副总理建立起来的。
议题一:中国经济转型之道
对话嘉宾
议题二:中国“城镇化”的路径与选择
对话嘉宾
与会嘉宾
-
基辛格事务所主席、美国前国务卿 亨利·基辛格
-
澳大利亚前总理 陆克文
-
非盟前主席 让·平
-
联合国副秘书长 彼德•劳斯基--蒂芬索
-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丹尼尔•格罗斯
-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主席 约翰•桑顿
-
WTO总干事 拉米
-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总裁 马秀丝
-
美中关系委员会会长 史蒂夫•欧伦斯
-
美国太平洋国际政策理事会主席 杰拉德·格林
-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 李侃如
-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驻中国经济学者 卜安德
-
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原执行董事 托马斯·伯恩斯
-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部部长 保拉•苏巴齐
-
欧洲改革中心外交政策主任 伊恩•邦德
-
法国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 帕斯卡·博尼法斯
-
法国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执行长官 马克•乌赞
-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亚洲研究中心主任 弗朗索瓦•尼古拉
-
德国国际政治与安全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汉斯•冈瑟•希尔珀特
-
贝塔斯曼基金会高级专家 赫尔穆特•豪席尔德
-
波兰前总统 格滋泽高滋·科勒德克
-
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执行副总裁 保罗•马戈理
-
意大利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席 斯特凡诺•西尔维斯特里
-
意大利亚洲观察学会主席 傅格礼
-
罗马俱乐部前秘书长 马丁·李斯
-
俄罗斯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 纳塔利亚•伊万诺娃
-
澳大利亚全球基金会秘书长 史蒂夫·霍华德
-
印度发展基金会(IDF)研究主任 舒布哈适斯•刚欧帕德哈
-
印度中国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 穆罕默德·萨奇布
-
日立综合计划研究所代表取缔役、取缔役社长 白井均
-
日本综合研究所副理事长 汤元健治
-
原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院长 蔡旭
-
马来西亚国际关系与策略研究院外交政策及安全研究所所长 邓秀岷
-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郑永年
-
南非安全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安东•杜•普莱西斯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樊纲
-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李稻葵
-
原香港大学校长 刘遵义
-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所长 李向阳
-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周文重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杨洁勉
-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曲星
-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前院长 倪世雄
-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 霍建国
版权声明
本专题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的所有文字和带有中国经济周刊水印的图片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经济周刊所有。在下载、转载使用时请注明“来源: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或“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本专题所有内容,包括注明“来源: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的所有文字和带有中国经济周刊水印的图片资料,版权均属中国经济周刊所有。在下载、转载使用时请注明“来源: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或“来源: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