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研学乱象该管管了

从业证书可代考,价格从一千到上万

随着今年经济的逐步复苏,旅游市场的消费热情被点燃,“研学”行业也爆发式增长,成为今年夏天最靓的行业。但“鱼龙混杂”的研学市场,也隐藏着近忧与远虑。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石青川

有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研学旅行学生人数突破600万。尤其是在寒暑假,研学更是成为不少家长充实孩子假期的第一选择。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2021年以来的“双减”政策,又给“研学热”添了一把火。

随着今年经济的逐步复苏,旅游市场的消费热情被点燃,“研学”行业也爆发式增长,成为今年夏天最靓的行业。但“鱼龙混杂”的研学市场,也隐藏着近忧与远虑。

屏幕快照 2023-07-31 下午12.10.32

浙江宁波,研学的学生在花岙盐场体验晒盐技艺。

 

屏幕快照 2023-07-31 下午12.10.39

山东济宁,曲阜市尼山圣境景区,参加研学游的游客进行书法练习,体验孔子文化。

屏幕快照 2023-07-31 下午12.10.52

7月暑假期间,参加研学的学生们在北京奥森公园丛林里进行夜间昆虫观察。

10天赚30万的生意

2023年的夏天,特别的热。于歌对于这个夏天的印象,除了天气就是研学。

于歌曾在一家机构做奥数老师,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他的主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前几年基本不缺学生,课程都是满的。现在尽管也能排满,但是不那么容易拓展学生了。”但于歌在今年年初看到了新的机会——“研学”。

“研学非常热,我周围从事教育的都在参加各种各样的研学课程宣讲。”于歌清楚地记得暑假刚开始时,整个重庆都协调不来旅游大巴的盛况。至于为何能这么热,于歌感叹道:“赚钱太容易了。”

在于歌的圈子里,给学生找一个包吃包住的地方非常简单,“在周边远一点的地方,就可以找到最低人均100元/天的场地,军事化训练嘛,上下铺宿舍,大锅饭,我都考察过。”

于歌算了一笔账,收100个学生,户外训练10天,食宿成本10万。请管理教学的老师,上午体能训练与劳动课程,下午学科培训,10天的课程,一个班两个老师,一个老师10天劳务费1万,100个学生分成两个班,加上老师的食宿费用,老师成本四万五。算下来15万的成本即可完成一个10天的研学课程。“别问我为啥这么清楚,因为我有个同行之前就这么干的,在本地周边10天,内容包括学科教育辅导假期作业加体能训练的研学,每个学生轻松收5000元,100个学生能收50万,除去15万的硬开销成本,还结余35万。即使去掉保险开支,30万还是能赚到的。而这些就是你与帮你招生的教育系统内部人能分的钱。”

“但我没有能帮我招生的教育系统的关系,所以我只能看着别人赚钱。”于歌有些惋惜地说。而他口中的教育系统的关系即学校的老师、校长等人员。于歌说,只要这些人愿意帮忙,招生不成问题,因为相关政策规定了必须完成课外教育课时,所以老师与校长有消化这部分课时的需求。

劳动教育成契机

于歌所说的相关政策,记者并未查到。但记者梳理发现,在劳动教育方面确实有新的硬性规定。从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到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再到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都对劳动教育有详细的规定。

其中《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显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统筹;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部分地区还增加了研学的课时。例如,海南省要求在校外研学实践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少于 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 3小时。河南省则在今年7月份出台规定,建议每学年安排一至两次研学旅行。一般安排小学四到六年级开展1~3天活动时间,初中七到八年级开展3~5天活动时间,高中一到二年级(含中等职业学校)开展3~7天活动时间。

一位在江苏省做研学课程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有些地区学校如果完成这个课时要求,还有研学费用补贴可以拿。

但每个地区情况并不相同。重庆地区一位初中在职教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听说过类似规定,一般学校每周都设有劳动课或劳技课,已满足要求。其所在学校并未采用开展研学活动来完成课时目标的情况。一位河南地区小学教师也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每学期会开展校外旅游活动,当天去当天回,但均为学校自己组织,暂无采购外界课程的情况。

“研学培训”与“培训研学”

研学市场的火热还带起了研学旅行指导师培训。

今年4月份开始从事暑期书法培训的苹果老师发现一个暑期培训群异常热闹。群里有几个人不停地推送有关培训研学机构的广告。记者看到,这些培训课程都与户外培训有关,而且价格也不高,有99.9元打包出售的“军警课”,有99.7元打包出售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料,甚至还有199元打包出售的项目话术资料,资料里包含感恩项目话术、青少年项目话术、研学项目话术等1500多套项目话术。

记者联系到一位做拓展训练培训的机构,其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研学市场有很多证需要拿。随即其向记者展示了包括“亲子青少年教育指导师(高级)”“团建培训师(高级)”“研学旅行指导师(高级) ”等在内的8个不同证书。

尽管证书繁多,但多个受访者向记者透露,在成立机构的过程中并未遇到需要这些证件的环节,甚至不少研学从业人员根本没听说过这些证书。

取得证书的过程也非常草率。该拓展训练培训机构看记者犹豫,便向记者“打包票”称:“如果可以自己参加培训班可以自己考取,不方便参加的话,可以线上办理,您把资料提交给我,我找老师给您代考。”最后他还补充道:“所有证书,全国统一价格,高级980元一本,中级680元一本,全国通用,国家承认,官网可查,在业界权威性含金量都是比较高的。”

记者看到,其展示的证书均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授发,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商业联合会”具有国家承认的技能考核鉴定能力,也就是说这些代考能取得的证书确实具有一定权威性。

由于入行门槛不高,从业者待遇也较为一般。记者发现,有不少户外培训机构在6月份开始就在持续招聘培训教官。在一则重庆户外训练机构的招聘广告中记者看到,其对教官的要求是从事幼儿园国防军警课两年以上,而教官待遇仅为一个月4000~6000元。

屏幕快照 2023-07-31 下午12.11.32

江苏南通,如皋市华夏电影展示馆,小学生在参观创意电影海报墙。

屏幕快照 2023-07-31 下午12.11.26

湖北随州,抱朴谷景区,参加“赏萤”研学活动的小学生在篝火晚会上舞动萤火棒。

研学的“门槛”在哪儿?

当研学成为一种潮流后,背后的隐患也呼之欲出。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类似“新东方”这样少数大型教育机构之前就有夏令营产品外,很多主导研学的机构都是新成立或者业务范围是新增加的。

像于歌这样从学科教育“半路出家”做研学的不在少数。

在云南曲靖做研学的黄老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现在市场上的研学就是之前的夏令营,“区别不大,只是概念不同,有的机构也把它叫某某研学夏令营等,内容、项目和操作方式都没有多大的区别”。

之前就是做夏令营的黄老师也索性在一些夏令营中增加了“情商教育”“劳动教育”等内容,组成了研学夏令营。

《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2—2023》显示,2022年,全国月均增加111家新成立的研学企业,体育研学、文博研学、工业研学等主题营地的发展成为增长亮点。

行业增长如此迅速,也让市场“鱼龙混杂”,这个行业真的没有门槛吗?

于歌表示,据他了解,有旅行社资质就能组织研学。黄老师则表示,理论上是有相应研学资质的,但现实是没有具体的监管。无论是旅游还是封闭式培训,各家机构都可以称自己的产品为研学。

关于研学国家旅游局曾在2016年发布过一个叫《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的文件,该《规范》对服务提供方、人员配置、研学旅行产品、服务项目以及安全管理等几大类均进行了详细规定,但《规范》中并没有明确的处罚条款。

直到2022年11月教育部出台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以研学名义开展学科培训的罚款标准,但其他不符合《规范》中“研学”的标准却冠以“研学”的违规情况依然没有明确的处罚规范。

价格背后的“隐忧”

低门槛也造成了行业内定价的混乱。

不靠学校关系,纯推市场的研学机构在摸索自己的定价方向。黄老师透露,行业内价格没有任何标准与参考,大家定价都比较随意,唯一的标准就是家长的接受度。

一位暑假接连报了两个研学的家长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除了希望孩子趁假期可以多看看大好河山外,她工作繁忙,不让父母帮忙的话,暑假很难有时间照顾孩子,“给他放出去也是给我自己放个假”。

记者也通过各类渠道看到,与于歌所经营的本地周边学科教育加体能训练不同,纯外地旅游类研学价格同样不便宜,5天左右的一线城市旅游,价格都在5000元以上。例如重庆市青少年宫的夏令营研学,北京研学5天价格为5880元/人,云南5天研学价格则为4980元/人;新东方的国内研学云南7天为10980元/人,北京营地教育6天为12980元/人。

研学的价格两极分化也十分严重。除了动辄上万元、数千元的外地研学,还存在价格低到让人怀疑合理性的“托儿所”式研学。

另一位在云南曲靖做研学机构的严老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研学服务价格没有标准,在他们这样的三四线小城市,甚至见过1000多元的10天研学课程。

“有些研学就是靠量取胜,一次收五六百的学生都有可能。这些低价研学机构大部分是之前做其他行业时自己购置了大的场地,现在转型研学消化之前的成本,这样住宿成本就下来了,培养一些基础农耕、基础手工之类的技能,也不需要特别专业的教师,餐饮情况就不清楚是怎么省下来的了。”严老师说,她从2021年开始做研学,今年发现行业里竞争开始变得十分激烈,很多之前做教育相关的机构都转型做研学了,大家各显神通,打打价格战、拼拼跟教育系统的关系,好不热闹。

价格混乱的市场,也让从业者们倍感压力。黄老师说,现在来看,研学都不大好做,去年开始云南省教育厅在给一些基地挂牌劳动实践研学基地,纯市场推动的研学可能不得不拓展这方面的关系。作为两个孩子母亲的严老师则担忧,仅是去大学门口合个影的研学是否值那么高的价格?而那些低价研学,安全措施又能否到位?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14期)

2023年第1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3年第1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