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广东 > 正文

粤港澳首次联手全球招商 吸引更多跨国企业前来投资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伍素文)12月15日下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将于12月21日-12月22日举办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这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手全球招商。

巨头齐聚,采取“1+9+N”模式全球举办

“广东是开放型经济大省,当前广东全省正掀起新一轮改革发展大潮,凝神聚力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这必将为广大跨国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创造更大商机。”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玉润在会上说。

据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介绍,本次招商大会采取“1+9+N”模式全球举办。大会分为1场主题大会、珠三角9市同步举办招商会和N场海外分会场活动。主题大会当天在广州、香港、澳门同步设立会场。会上还将广东第二批全球招商顾问聘任、广东省跨国公司总部企业授牌、发布《胡润百富2022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暨投资大湾区指南》等一系列活动。

本次招商大会已吸引了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踊跃报名参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14日,境外企业超过150家,主要来自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19个国家及地区,包括埃克森美孚、巴斯夫、强生、沙特阿美、西门子能源、亚马逊、松下、沃尔玛、宝洁、现代汽车、日立、乐金显示、三菱商事、三菱电机、矢崎等世界知名企业;境内企业近110家,包括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美的、格力、正威、中广核、TCL、立白、科大讯飞、温氏等行业龙头企业。

张玉润表示:“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大会展示广东1.27亿人口和4000万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更多跨国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发展,扩大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规模。我们还希望以高水平的外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开放,希望外资企业积极参与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在推动广东重塑开放型经济竞争力的同时,广大外资企业也能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市场地位提升,从而共同成长、双赢发展。”

广东省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祝永辉表示,自大湾区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广东携手港澳推动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不断提升粤港澳市场一体化水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二是扎实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三是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集群配套。四是积极争取重大合作平台相继布局建设,打造干事创业的首选地和集聚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与广大投资者共同分享大湾区政策利好、共同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以“五外联动”组合拳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日,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报告中提出,要打好外贸、外资、外经、外包、外智“五外联动”组合拳。

“我们将全力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推进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有力支撑。”张劲松说,目前形成了初步的工作思路和举措。

外贸方面,总的目标是全力稳定全球市场份额,打造高端资源和要素集聚的枢纽区域。将打造一批万亿级、千亿级出口产业集群,夯实贸易产业基础。巩固拓展美国、东南亚、南亚等市场,每年举办“粤贸全球”展会超100场,带动1万家企业出海抢抓订单。全力扩大进口,围绕六类重要产品建设进口基地,打造全球性集散枢纽。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全力推进跨境电商示范省建设,争取三年内突破1万亿大关。

外资方面,将瞄准制造业当家,开展制造业引资专项行动,做好链主招商、隐形冠军招商、未来产业招商和科技项目招商。构建大招商格局,重点建立内外资一体化招商新机制,办好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经贸合作招商会等品牌化招商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招商引资平台。还将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经开区、中外合作园区等开放型平台,打造吸引外资的主阵地、强磁场。

外包方面,将做优做强软件开发、信息运营维护、云计算服务等外包业务,着力拓展供应链管理、工业设计、管理咨询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外包。依托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培育更多中国服务外包百强企业,培育专业化外包复合型人才,办好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服务外包集聚区域。

外经方面,将推动广东省优势产业有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高质量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拓展延伸跨国产业链协同合作。大力培育本土跨国公司,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布局建设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营销网络、仓储物流基地。支持南沙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站式服务。

外智方面,将协同有关部门,坚持引资引技引才相结合,引进一批引领前沿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高技能工匠人才和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同时,鼓励华人华侨回乡创业工作。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入出境、停居留政策,优化金融、税收、教育、医疗等资源供给,营造引得进、留得住的一流引智环境。

一审:郑扬波 二审:王新景 三审:周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