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钮文新:如何摆正A股市场位置?——亟待破除制约内需增长的金融机制

中国金融是不是更该着力考量“如何破除制约内需增长的金融体制机制障碍”?此时此刻,恐怕更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12月15日,央行开展6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在对冲当日5000亿元MLF到期之后,多投放1500亿元中期资金。随之,近期高胀的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收益率回落。市场当然乐见央行货币操作更多使用中长期货币工具,但从现实情况看,目前的投放规模不满足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需求。

其实,这方面的问题长期存在,而央行货币政策表述也经常是“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至于资本市场流动性是否足够,央行仅仅是偶有关照,但基本属于一闪而过。比如,央行今年4月29日召开专题会议,在这次会议的公告中,央行提了一句“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之后则再也无声。

为什么会这样?这恐怕和中国货币、金融机制长期围绕银行市场展开有关。但我们必须看到,围绕银行铺设的金融机制,可能对资本市场,尤其是股权类资本市场的关照不够。这或许也是中国试图调整金融结构——发展直接融资市场而长期不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同时,这或许也说明:在部分金融管理者心目中,尚未摆正中国股市的应有位置。这恐怕才是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必须加大力度的方向,尤其是央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管理部门,应当坚持系统观念,破除“关照货币市场多,关照资本市场少”的体制机制,将金融改革的重心移向“创造资本”上来。

中央不是一直强调改革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三结合吗?那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应当是什么?让金融市场更多生成资本。这本应是金融功能、金融行为应当努力促成的目标,更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中国金融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不缺资金但缺资本,这不仅使债务风险越垒越高,而且严重制约内需和经济内生性动力。为此,我们必须对导致金融短期化、货币化、套利化的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说不,必须对推动金融短期化、货币化、套利化的体制机制说不。中国金融改革的结果又该是什么?构建强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特别是中国特色的股权类资本市场,这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所以我始终主张:紧紧围绕上述核心问题去推进中国金融改革,因为中国金融必须符合中国的经济特质,中国的金融市场必须是社会主义前提下的金融市场,而不该是简单的国际接轨,更不该是和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金融自由主义轨道简单接轨。

12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开宗明义:“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而纵览《纲要》我们不难发现,扩大内需战略给定的所有任务都离不开一个厚实、强大的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强力支撑,但问题是:如果我们不能尽快且有效地破解“不缺资金但缺资本”的金融错配,中国金融市场是否撑得起《纲要》给定的战略规划?

《纲要》给出五大工作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坚持人民立场,增进民生福祉;坚持顶层设计,服务全局战略;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内生动力;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协同高效。

这五大原则既给出了目标要求、也给出了手段要求,同时明确指出:“坚定不移用改革的办法释放和激发市场潜力,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内需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高要素配置和产品流通效率,同时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高端要素资源,持续增强国内市场活力。”

按照这样的原则,中国金融是不是更该着力考量“如何破除制约内需增长的金融体制机制障碍”?此时此刻,恐怕更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