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河南 > 正文

嵩县饭坡镇积极推动“三变”改革工作结硕果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机器轰鸣,田垄整齐。近日,饭坡镇泥河村正忙碌着耕犁土地,为辣椒产业种植作充分准备。

“我们村将努力发展好辣椒产业,提升龙潭沟农产品品牌,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增收。”泥河村的党支部书记王迎卫说。

1

泥河村正在耕犁土地

今年以来,泥河村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以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为重点,深入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坚持“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润隆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流转1800余亩坡耕地,引进电商集体经济项目,整合零散土地资源,聚合增收致富项目,融合多元产业链条,努力实现“活农村资源、促集体增收、富农民口袋”目标。

整合零散土地资源,产业规模品质“双提升”

在泥河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扬长沟、闫沟等8个村组的1800余坡耕地统一流转至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根据润隆农业辣椒油、辣椒酱生产需求,调整原来的小麦、玉米等传统种植机构,统一种植本地辣椒。在润隆农业公司的指导下,泥河辣椒产业实施统一整地、统一育苗、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群众除获得每亩的土地流转“租金”400元之外,还能获得辣椒育苗基地、辣椒示范田务工“薪金”每人每天250元不等。原来的坡耕地一亩收入从原来的2000元左右提高到4000多元。该村辣椒产业的品质规模不仅得到很大提升,而且带动了本地闲散农户80余户增收致富。

聚合产业致富项目,村集体与群众“双增收”

泥河村深入落实嵩县电商“十百千万”工程建设要求,利用“千企帮千村”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建设电商产业中心,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占股30%的方式,入股润隆农业有限公司。村集体除每年获得固定项目分红4万元外,按照电商收入纯收益的7%分红给村集体。村里3名主播达人和10家网店铺优先代卖润隆农业企业产品,获得佣金高于其他产品的10%,每月净增收入2000元以上。另外,预计12人将进入电商中心,从事商品包装、分拣、快递配送工作,一个月收入超2500元,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

融合多元产业链条,企业村庄发展“双促进”

泥河村坚持“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围绕辣椒做大做强产业链,培育辣椒种苗基地,种植辣椒连片示范田,投入辣椒油、辣椒酱生产线,走电商直播带货道路,深耕龙潭沟农产品品牌。村里通过双绑机制(农户绑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公司),流转群众土地育苗、种植,布局增收电商项目,从事电商服务。群众在产业链上,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劳务收入“薪金”、项目分红“股金”,解决了土地分散、劳力闲散、资金零星等问题。润隆农业年产值1000多万元,50多名群众家门口就业,100多户椒户稳定增收。

2

泥河村润隆农业忙碌的生产线

下一步,泥河村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一村一业、一村一策”产业振兴为契机,聚焦辣椒特色产业规模品质“双提升”,继续在“三变”改革上做文章,走好企业与村庄发展“两促进”道路,促进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朱登铨)

一审:孙晓萌 二审:周瑞峰 三审:周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