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宏观 > 金融 > 正文

聚焦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数字技术助力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共同富裕洼地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11月17日,“融普惠 新金融——中国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峰会”以全平台线上直播形式举办。多位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以及金融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当前普惠金融领域出现的新动态发表了真知灼见。  

数字普惠金融的“新答卷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表示,这些案例不仅展现了国有大行发挥头雁作用,在新市民服务、供应链融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推陈出新,通过产品、流程和管理工具的创新应用推动服务下沉,破解信息不对称,并且做到较好把控风险。同时,还呈现了中小银行利用扎根基层的优势,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为长尾群体提供快速精准的定制化服务,着力破解传统普惠金融服务中面临的“做不了,做不好,做了不经济”的问题。这些案例在目标群体、创新方式和服务手段等方面各有侧重,以务实行动有效解答了现阶段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一些困惑和问题,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中国财务公司协会党委委员、专职副会长陶东平表示,财务公司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现在通过专业金融服务和资源整合能力,一方面努力为集团及成员企业减费让利,另一方面帮助成员单位向资金优化统筹管理要效益。这是财务公司普惠金融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特色所在。财务公司充分利用这一独特服务优势,从所在企业集团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财务成本的各个环节出发,通过扩大存贷款利率优惠与中间业务费率优惠、扩展免费服务与增值服务范围、提供金融服务便利以降低客户实际成本、为受疫情灾情影响成员单位提供专属优惠、协助集团整体降低负债水平与杠杆水平等多种方式,为集团成员单位降低财务成本,使财务公司的金融服务能够最大程度的普惠到所有服务对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成员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

“很高兴地看到,全国小贷行业在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增强供应链产业链韧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数字金融、探索绿色金融实践等方面都积极作为,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小贷特色、展现小贷风采的典型机构和典型案例。”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党委书记、会长王非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

在王非看来,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地方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服务地方实体经济作为立业之本,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供给的效率和水平,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本源。从这个角度讲,小额贷款公司天生具有普惠性,既是因普惠金融而生,也要依普惠金融而兴。随着互联网普及、数字科技进步和具有场景的大数据技术运用,部分有资金实力、有开发能力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将数字技术运用于小贷业务,不仅拓宽了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也延展了普惠金融的覆盖深度,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

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副秘书长杨紫华表示,融资担保作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挥增信分险作用,为广大小微企业、“三农”和弱势群体提供急需的融资担保服务,成为疏通融资渠道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降低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入围的多家机构案例分别从供应链融资担保、绿色担保、支持乡村振兴担保、服务“新市民”担保等多个方面展现了融资担保行业服务普惠金融领域所做的积极尝试。

杨紫华指出,疫情应对和技术进步持续推动了数字普惠金融纵深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融资担保机构转型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一方面,数字化发展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获取渠道,推动金融服务更加可得可及,有力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传统风控模式进行智能化和标准化改造,有利于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提高融资便利度,推动减费让利,是融资担保公司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解决行业痛点的关键举措。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张伟作为评委代表致辞,他表示,目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状况总体良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种普惠性金融服务使用程度稳步加深;二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得到了持续改善,金融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一审:孙晓萌 二审:周瑞峰 三审:周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