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钮文新:美联储压力山大——鲍威尔加息会“悠着点”

以“非货币手段”抑制物价,这其中恐怕还包括美国是否能够尽快取消对华所征的恶性关税问题。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美联储毫无意外地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但与投资者想象不一的是:加息并未使股市、美债下跌,美元上涨,而是一反常态,美国股市普遍上涨,标普收涨2.6%,道指涨幅1.37%,纳指收涨4.06%;与之相对,美元指数收报106.48,收跌0.69%,而10年期美债上涨,收益率跌至2.730%。

如此走势怪异吗?其实,这正是美国“预期管理较为高明”的又一证据。就在此次加息前夕,华尔街传出消息:加息将在明年6月达到峰值的3.8%,而之后将以降息激励经济增长,联邦基准利率也将随之回落至2.5%附近。正是这一消息,让美国股市本该展开的新一轮调整押后,而在议息会议之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继续大幅加息流露谨慎态度之时,美股、美债和美元均出现上述异样走势。

鲍威尔在宣布加息75个基点后表示,是否再次实施超常规的加息取决于经济数据,必要时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更大幅度的行动。随着利率变得更具限制性,在某个时候放慢加息步伐可能会是适当的。

从最近一段时间国会共和党议员所表达的观点看,鲍威尔压力山大,因为这些共和党议员认为,如果美国经济因加息力度过大而出现衰退,责任将让鲍威尔吃不了兜着走。或许正因如此,鲍威尔也不得不如履薄冰,以更加审慎的态度面对未来可能的衰退。但鲍威尔稍感慰籍的是,美国财长耶伦拒不承认衰退,甚至认为就算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也不属于经济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鲍威尔此次给出了“责任界定”。他说:尽管美联储坚定致力于让通胀回落到2%的目标,但美国居高不下的通胀,反映出疫情、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更广泛的价格压力带来的供需失衡状况。他说,俄乌冲突及其相关事件对美国通胀造成了额外的上行压力。但他目前表示:美联储几乎没有能力降低食品和能源价格。

毫无疑问,加息会压制经济增长,甚至导致经济衰退。但物价飞涨实际也会带给一国经济严厉的打压,尤其是美国这样“消费在GDP总量中占到80%”的国家。就目前而言,物价飞涨已经对美国经济构成加大压力,按鲍威尔的话说:虽然就业增长强劲,但近期支出和生产指标已经全部走弱。

这似乎是个很矛盾的问题:一方面,供给因素(非货币因素)还在刺激物价飞涨,从而压制美国经济动力;另一方面,美联储要大幅加息,用货币手段压制物价的飞涨。两项相加的结果,会不会使美国经济真的落入衰退陷阱?其实,这正是破解“滞胀”的麻烦。而现在看,中国国内一些人刻意以通胀提法取代美国“滞胀”现况,其目的何在?是否要误导我国货币政策出错?我们不得不防。

从发展的趋势看,美联储必会高度关注其国内的经济健康状况,所以,它在加息的问题上也难免采取“悠着点”的行为准则。此外,美国以“非货币手段”抑制物价的措施也在进行中。比如,美国能源部7月26日宣布,将再标售2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2022年3月份,拜登政府承诺将释放1.8亿桶油储计划,而现在已向市场出售大约1.25亿桶。其余部分将于未来出售,而现在抛售的2000万桶则属于这个剩余部分。

再有,7月22日,俄乌在伊斯坦布尔分别与土耳其和联合国签署旨在解决国际市场粮食与化肥供应问题的协议,两国已同意重新开放乌克兰黑海港口以进行粮食出口。这件事至少会对国际粮价产生积极影响。

当然,以“非货币手段”抑制物价,这其中恐怕还包括美国是否能够尽快取消对华所征的恶性关税问题。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