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钮文新:中国特色金融之路缺什么?——俄乌战事敦促中国金融“恶补短板”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走出中国特色金融之路的手段,而走出中国特色金融之路则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果。所以,如果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都不提,那有如何走出中国特色金融之路?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历史地看,每当A股市场暴跌之时,总会有一些金融管理者会以各种理由论证下跌是“市况正常”。如今面对A股因“俄乌战事”等外部因素而“调整失度”,他们是否依然会做“正常”判定?说实话,这样的判断存在两大问题:第一,不负责任,不愿担当;第二,思想被自由主义市场理论绑架。

真会这样?其实,最近中央对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大型金融机构的巡视已经得出了结论,发现了大量问题,而且许多都是共性的问题。比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不够系统深入”的问题。再比如“四风”问题,什么是“四风”?形式主义之风、官僚主义之风、享乐主义之风、奢靡之风之风,这是不是金融领域严重存在的问题?还有干部问题,金融部门选人用人是以“对我忠诚”为标准,还是以“对党、对国家事业忠诚”为标准?这是不是“政商旋转门”屡禁不绝的根本原因?等等。

这样的问题,会不会导致中国金融“战线”漏洞百出?这是个极其严肃的问题。或许正因如此,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5日召开会议指出,金融单位在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有的问题带有共性,必须认真解决。要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加强整改日常监督,推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

会议再次强调,要强化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早在三年前的2019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第一次提出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第一次提出了“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问题。同时特别强调了金融与经济之间的血肉关系,他说:“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习近平指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

三年过去了,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在金融界是否得到了充分落实?这恐怕是中国金融业界特别需要时刻对照的镜子。至少,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法、作为是否被坚持?中国特色金融之路的提法、探索是否被坚持?我们认为,这两者相辅相成,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走出中国特色金融之路的手段,而走出中国特色金融之路则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果。所以,如果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都不提,那有如何走出中国特色金融之路?

如今,俄乌战事还在继续,俄罗斯国家财富被西方冻结,甚至被排出SWIFT系统等整个过程告诉我们:金融也能成为武器,金融市场也能成为战场;那种市场就是市场、政府不得干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从来都是蒙骗发展中国家的迷药。中国必须高度警惕,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金融市场就是战场,中国金融业界的全体同仁就是前线的战士,我们肩头肩负着全体中国人民心头的重量。所以,强化家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则是中国金融业界最该立即恶补的短板,因为它决定着中国特色金融之路的方向。

曾几何时,中国金融业界跟华尔街学习了大量金融技术、甚至幻术,也经常跟华尔街去攀比年薪、激励权益等私利,但在维护国家和民族权益、维护人民权益、维护实体经济权益等方面,我们中国金融又在和谁攀比?这些问题亟需我们深思。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