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北京 > 正文

朱克力:疫情考验经济韧性,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堵点

文丨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CiNE)首席研究员、湾区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朱克力博士

当前,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2亿例,新冠病毒“德尔塔”变种毒株已传播至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每日新增确诊数也重新回到全球第一。最近,一个名叫“拉姆达”的变异毒株也被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现,有可能取代德尔塔,成为下一阶段全球流行的“新毒王”。

在经济活动全球化、交通运输现代化的今天,疫情无疑给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了巨大影响,颠覆了国家治理、经济运行和社会交往的方式,革新了人们的固有认知,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格局的走向。

新冠阴霾远未消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年未遇之大疫情相互交织,新毒株“前毒后继”,全球化遭遇的挑战越发突显。放眼世界,谁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之间更好地平衡,谁就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而对中国来说,受德尔塔变异株影响,短时间内亦面临多源多点发生疫情的复杂局面,经济增长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那么,从宏观经济角度该怎样看待本轮疫情?国门如果一时打不开了,中国经济又如何适应新的节奏?

经济全球化进入冰河期,会否因疫情而终结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进入快车道。在跨境层面,人员的顺畅往来、货物的自由贸易、资金的便捷流动,各国之间通过优势的互补,共同做好世界经济的“大蛋糕”,源源不断带来全球化福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开始出现两股反全球化的力量,来自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一股是因其国内矛盾爆发而产生,认为自身受全球化损害;另一股是试图遏制中国发展速度而产生,认为中国在全球化中受益过大。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经济全球化踯躅前行。2008年至2019年,全球货物贸易年均增长仅为1.5%,跨境直接投资年均增速也大幅下降。随之而来的,是逆全球化思潮的蔓延。

如果没有2020年初以来的这场疫情,经济全球化在贸易保护主义的侵蚀下势必日益萎缩。而突如其来的新冠,使人员和货物的流动受限,产生了预想不到的蝴蝶效应,让经济全球化浪潮雪上加霜,进入了“冰河期”。

当然,疫情也催生了国际卫生合作、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需求,中国在推动全球化方面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但疫情发生后,反全球化的力量不仅没有消失,还因疫情带来的种种经济社会问题和次生灾害而日益强化,并且更多新的力量也开始加入其中。

新型反全球化的力量更为隐蔽,不易于察觉。比如,在疫情的演化下,各国敏感于产业链的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改变市场条件和经济规则,企业跨国经营的成本随之增加。这对于经济全球化是非常不利的。

由此,经济全球化在疫情下加速退潮。一方面,推动各种“退群”的国家推波助澜,使全球化合作正在让位于区域化合作;另一方面,应势而谋的国家选择了更大程度的自立自强,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安全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以应对未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与疫情泛滥带来的人心恐慌以及人际疏远相比,或许更大的忧虑,在于国与国之间信任的消减,当安全与发展的天平进一步失衡,产业链与供应链的纽带进一步撕裂,全球化会因而彻底逆转甚至终结吗?

可以肯定的是,就算病毒再可怕,只要大国间保持应有的战略理性,全球化的动能就一定不会熄灭。疫情过后,奉行以邻为壑的反全球化势力恐怕难以再大行其道,全球化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还是会重回世界经济舞台的正中央。

各经济体的复苏分化加剧,考验经济韧性

前段时间,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陆续公布二季度经济数据,左右各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仍是疫情防控状况。全球经济复苏正在进一步断层和分化:大部分发达经济体的增速反弹,而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由于疫苗接种缓慢、德尔塔变异株传播等影响,复苏步伐有所放缓。

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地区新增病例上升;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印度等国疫情依然严峻。世界卫生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当前新增死亡病例数最多。受疫情防控能力所限,新兴市场经济体复苏难度加大,复苏周期也相应拉长。

不仅疫情冲击带来的结构性影响仍在,对全球经济的创伤也在继续,全球复苏的断层态势亦有所增强。去年下半年至今,大宗商品价格和交通运输成本大幅上升,全球通膨上行压力愈发明显。对于通胀本就高企的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其风险尤甚。受此影响,加息成为多国应对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部分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可能会反作用于经济恢复进程,加剧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平衡。世界范围内,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双重分化可能加剧。

正因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对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预期上调了0.5个百分点,但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预期却下调了0.4个百分点。而各经济体复苏步伐的极不协调,将深刻影响世界经济的整体走向。

这也成为对一个国家在极端情形下如何表现的重大考验,背后彰显是经济的韧性程度。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6%,中国经济增长8.5%,就体现出对中国在平衡防疫与发展上的肯定,以及对其经济进一步复苏和增长的信心。

畅通国内大循环,适应复杂局面和新节奏

世界银行报告认为,疫情在中国得到很好的控制,经济复苏已从公共投资扩大到消费领域,预计明后两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和弹性。在不断巩固自身经济增长的同时,中国持续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2020年,中国在疫情阻击战、经济保卫战、脱贫攻坚战“三大战役”中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战绩,率先迈向稳定的复苏之路,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尽管世界形势依然复杂严峻,2021年的中国经济,随着内生动能的增强和趋势性增长力量的回归,进入到了全面复苏的关键期。这个关键期面临多重挑战,包括疫情带来的结构性影响,来自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制约,等等。

而且,眼下由于疫情仍在多国传播,新毒株也在自我迭代,势必影响人员和货物的跨境流动。受德尔塔等变异株的影响,对中国来说,短时间内亦面临多源多点发生疫情的复杂局面,经济增长的潜在风险也客观存在。若是国门一时无法打开,中国经济将如何应对?

作为一个拥有坚强韧性、适应力、创造力及巨大潜能的经济体,因势利导是基本的应对之道。正如英国学者理查德·戴维斯在《极端经济:韧性、复苏与未来》一书中所指出的,经济韧性往往在危机中得以识别。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推动中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因此,如果国门一时不能尽快打开,就更加要从影响国内大循环畅通的关键堵点入手,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要推进供给侧改革,也要更注重需求侧管理,政策落点在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拓展投资,以需求牵引供给。

而在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上亿市场主体尤其广大的中小微企业是扩内需、保就业、惠民生、促发展的有生力量。提升改革牵引力和创新驱动力,千方百计保护和稳住市场主体,全面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方为适应新的节奏并强化经济韧性的根本之策。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