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钮文新:央行不宜公开评论人民币汇率——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再现真相”

现在需要吸取历史教训,绝不能让人民币汇率在国际上形成一致升值预期,那会给中国经济不利的影响。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中国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一个月以前在莫干山会议上的观点在5月20日被网络热炒。标题五花八门,什么“央行表态人民币将长期升值”“为什么人民币汇率将大幅升值”等等。

细看,是这样一段话。周诚君说:人民币国际化条件下,我们管不了人民币汇率,中国中央银行最终要放弃汇率目标,人民币汇率是全球所有市场主体对人民币的偏好、预期和交易决定的。人民币在中长期内将持续对美元升值,既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币相对购买力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美联储搞量化宽松和不断扩表的后果之一。如果人民币成为了周边国家以及与中国有密切投资贸易往来国家的货币锚,这些货币都将对美元升值。

这里不去评价周诚君作为“学者”发表这番话,对、还是不对,关键在于:这番话的“语气”让市场搞不清是学者一家之言,还是可以代表央行提出的判断。尤其是在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内输入性物价上涨压力很大的时候曝出这条“观点”,可能引起市场巨大反响。人们可能会认为:央行将通过紧缩货币、人民币升值对抗“输入性物价上涨”。于是,5月21日,A股市场剧烈波动。

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央行的官员,无论是什么身份,都不宜对人民币汇率发表看涨看跌的言论。因为,这会导致市场的一致性预期,导致市场单边上涨或下跌。如果全球金融“套利热钱”认为人民币汇率会“单边升值”,那它们可能巨量涌向中国,并导致外汇流入越多、人民币升值越狠;人民币升值越狠,外汇流入越多——恶性循环。

这当然非常危险,尤其在中美经贸博弈的大背景下。实际上,2005年“7·21汇改”之后的三年,全球几乎一致预期人民币升值,外汇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加之商品市场恶炒“中国需求论”,央行不断“提准、加息”对冲外汇流入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但紧缩的货币只能打压内需,以致国内需求不断弱化。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可以看到:中国外需突然下跌,内需支撑不足的GDP也随之下跌。

现在需要吸取历史教训,绝不能让人民币汇率在国际上形成一致升值预期,那会给中国经济不利的影响。

从最近几天的市况看,国际大宗商品已经略有下落,但这是上涨过程中的回调?还是已经大势见顶?很难说,因为这件事从来都是华尔街金融大鳄们说了算。花旗银行刚还发布报告认为:伦铜价格回调之后,将进入第二轮,上看12000美元/吨。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问题已经引发政府的高度关注,同时也正在通过各种手段应对。但今天这里想谈的是:通过这轮大宗商品上涨能不能让我们看清一些“真相性的问题”?

比如,对中国而言,物价上涨和M2走高之间谁是因、谁是果?话句话说:是物价上涨逼迫M2升高?还是M2走高拉动物价上涨?其实,这一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过程中已经清晰可见,中国始终坚持稳健货币政策,没有任何超发货币的过程,甚至在疫情危机过程中都没有,那为什么中国CPI会走高?显然是因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中国制造业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从成本端推高CPI上涨预期。更重要的问题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推高CPI,央行是不是可以收紧货币?不行。因为,企业贷款需求相应的增长得不到满足,可能导致企业停工停产,甚至破产倒闭。但是,只要央行满足企业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贷款增长,那就意味着货币投放,意味着M2增长。

由此可见,所谓“中国货币超发”,可能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在先,而货币被迫投放的结果。如果不看清这样一个事实,一味按照“货币超发导致物价上涨”——被颠倒的因果关系去控制经济,最终结果可能是“经济空心化”。

所以,不能简单地看待一些“经济公知”一味强调“中国货币超发导致物价上涨”的言论。

在目前中美经贸博弈的背景下,看待任何问题都必须拿出12万分的警觉,包括“没有任何经济热度”的大宗商品商品价格暴涨,其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经济陷阱——债务通缩。如果此时中国央行采用紧缩货币的方式应对“输入性物价上涨”,那中国存量债务可能会发生违约风险。

值此关键时刻,千万不要轻言人民币升值。因为,在开放条件下,人民币对外升值就意味着货币政策对内紧缩,这实际是一回事。正因如此,拉高出口价格,将美国制造的通胀还给美国,可能的优选策略是:调节出口关税,解放货币政策,让货币政策更多地为内需经济服务。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