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钮文新:千万当心“债务通缩”陷阱

“负债通缩”的后果是什么?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1932年,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出版了著作《繁荣与萧条》,其间提出了为后人广泛接受的“债务与通缩”之间的恶性循环关系,并以此解释大萧条成因。1933年,在这本书的的基础上,又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大萧条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关系。

为什么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因为,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最近说:中国要“尽力避免通缩”。他认为,一旦发生通缩,势必将中国拖入“负债通缩”的陷阱。所以他建议:我国的物价可以在央行调控下“实现温和上涨”,日后的适当时期“再进行调低”,以此避免经济“进入紧缩导致更严重的恶性循环”。

那“负债通缩”的后果是什么?货币金融信用体系出现塌方式危机,工农业生产也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损失,对外贸易下降,资本输出下降,国民收入急剧下降,贫富悬殊在短短五年时间内迅速加大到了阶级矛盾尖锐的地步。这实际是1929年之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真实状况。

今天重温费雪的“债务通缩理论”,意义重大。第一,高杠杆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力;第二,央行未能接受新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而把是否满足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当成判断中国货币政策正常与否的标准,并以此指导实践。

更重要的是:在华尔街的影响之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出现严重上涨,如果此时此刻央行不能意识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带给中国的实际货币紧缩效应”,那将必然导致中国经济“滞胀”。注意:对经济而言,“滞胀”的破坏力比“通缩”更强。

为什么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带来货币紧缩效应?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原材料价格)控制在华尔街金融巨头手中,他们通过市场炒作拉高期货价格、引导现货价格,并使中国等原材料的实际使用者成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这当然是个非常残酷的过程:第一,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购进原材料所需要的贷款数量就会增加,如果年初央行制定的信贷增量不能突破,那必然导致企业贷款紧张,这就是“实际货币紧缩效应”。第二,如果央行沿袭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去指导实践,通过加息等紧缩货币手段——通缩政策去抑制“输入性物价上涨”,在过度债务已经现实存在的背景下,通缩政策可能会把中国经济推向“债务通缩”陷阱。第三,“原材料成本大涨+紧缩货币”导致企业大面积倒闭——经济萎缩;企业倒闭、产能降低,上游原材料“输入性成本”加速向终端消费品传导——物价更快上涨;两者相加=滞胀。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央行以紧缩货币——通缩政策应对输入性物价上涨,那中国的“债务通缩”最终可能将体现为“滞胀”——最坏的一种经济状况。实际上,中国经济2010年到2014年发生过类似境况,那时靠强大的财政政策化解了危机。

这是关乎中国经济的大事。鉴于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和及其40年实践是导致全球经济“过度负债”的根源,所以面对目前的形势,央行是否可以考虑放弃新自由主义货币理论,而更多遵从新凯恩斯主义理论?具体而言,在中国面对“输入性物价上涨”的过程中,不仅不能紧缩货币,而且必须加大长期基础货币的投放力度,必须加大银行贷款数量的增长能力,确保微观经济主体健康、确保中国经济活跃程度不受残害。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措施是:必须确保中国股票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地上涨,让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平衡负债,降低债务风险,确保其财务健康。

从本刊记者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实地调查的情况看,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银行贷款额度已经显得非常紧张,而相当一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民营企业,已经出现“有授信额度也拿不到贷款”的情况。这是危险的迹象,相关部门应尽快出手解决,坚决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