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王小川:机器对人力的部分替代,会在养老等产业中弥补劳动力不足

3月4日,2021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全国政协委员、搜狗公司CEO王小川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数字经济产业规划,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议。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全国两会报道

3月4日,2021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全国政协委员、搜狗公司CEO王小川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数字经济产业规划,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议。

王小川(肖翊摄)

王小川(肖翊 摄)

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54亿,占总人口的18.1%。 预计到2023年前后,老龄人口将超过少儿人口,标志着我国从主要抚养儿童的时代迈入主要抚养老人的时代。20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开始负增长,预计在2025-2030年间,中国人口总量也将进入绝对减少的过程。劳动人口的负增长会导致经济增长减速,而人口总规模的负增长会给经济增长下行带来更大压力。中国社会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应对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是全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长期挑战。

当下的中国社会,一边是快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另一边是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其中应用技术已具备站在世界前列的优势和潜能。这两个历史时刻,在21世纪第三个十年不期而遇,使得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突显。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进一步加剧了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迫切性。不会用健康码的老人不能乘地铁、不会电子支付的老人无法网络挂号,不会用导航的老人在高速迷路。防疫大局下原本增加民生福祉的网络应用,却成了老年人共享信息化发展和社会治理进步成果的障碍。

因此,当前的数字经济产业更需要平衡的产业政策,兼顾效率与公平,平衡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利益,扶持政策与综合监管并行发力。具体来说,王小川委员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不仅做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改造,还要在老龄化社会的基本前提下考量数字经济产业政策的全面和平衡。

人工智能、5G等技术也是推动产业升级和解决劳动力不足的有力抓手。机器对人力的部分替代,会在养老等产业中弥补劳动力不足。机器辅助下人获得能力的延伸,会在自动辅助驾驶等通用生活场景中改变老龄人口的行为能力。另一方面,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经济的崛起离不开大量低廉劳动力的供给,而随着劳动人口的减少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中国原本在制造业中的竞争优势可能被其他地区替代。如果恰逢此时,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用机器人填补劳动力不足,将再次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第二,尊重市场规律,调动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鼓励扶持与综合监管双管齐下。

一方面,政府通过监管底线问题保安全。对于针对老年人的电信诈骗和侵犯个人信息等网络犯罪,坚决打击,重拳治理。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扶持新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有益应用,通过信息化缓解医疗、教育等资源分布不均、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用鼓励性产业政策调动企业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于普遍适用的用户需求,形成推荐性行业标准。对于积极投身适老化改造的产品及服务,纳入示范应用目录,给予推广渠道、优惠财税等激励政策,使适老化改造迸发出市场的活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第三,聚合社会力量,形成产业内外协同。发挥研究机构、公益组织的作用,展开针对特殊群体的需求调研、体验反馈和技能普及。

发挥行业协会的专业作用,推动行业自律和协商机制。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在大众中普及对智能技术的了解和学习,提升全民数字技能,为数字经济产业全面支撑老龄化社会发展需要打下共识基础。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