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原创 > 正文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摩根士丹利、高盛HR怎么选?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邹松霖

1

1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

设想一个具体的场景,博士毕业的隔壁小王,应该选择去员工平均学历较低、尚处于“人才洼地”的企业,还是到高学历人才聚集、已经人才济济的企业?

比较常见的一种观念是,物以稀为贵。如果小王到低学历人才居多的企业工作,他面临的竞争相对会小很多,更容易脱颖而出,发展的机会也相应增加。

但有着30余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的肖南不这么看。

肖南,从1989年开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曾任摩根大通(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人力资源部总监、高盛高华人力资源部执行董事、摩根士丹利香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执行董事、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等职。

有过与各行业顶尖人才过招经验后,肖南担忧,如果选择到“人才洼地”博机会,小王恐怕会有鹤立鸡群之感。而企业中优秀人才的悲剧就是有鹤立鸡群之感。

“如果你很优秀,鹤立鸡群了,这对你来说就是悲剧的开始,因为你找不到同类,找不到跟你一样优秀的人可以学习进步。”肖南看来,因为没有人可以和其进行思想碰撞,“小王们”难以被人重视也有可能,他们的才华甚至也难以全部展现。

而如果是在一个学历相似的企业环境中,每个人在各自领域都非常优秀,一个人的某个想法会引发一群人的反馈和讨论,“小王们”通过强强交流可以产生更好的想法,得到极大的成绩感及实际回报。长远来看,个人的发展实质收益会更大。

这跟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物以稀为贵的供求关系的逻辑正好相反。

肖南认为,让优秀人才有鹤立鸡群感的人才观会迅速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结果是,人才越少的企业越浪费人才。

其实,这个道理未见得要资深HR总监反复叮嘱职场人,生活中老百姓也朴素地相信,“看一个人如何,就看他的朋友圈子。要想成为优秀的人,就去接近优秀的人,和优秀的人一起共事。”

2

专业人士比普通路人百姓厉害之处在于,他们能将日常现象上升为理论。

肖南就提出,在理念层面,要建立起正确的人才观:人力不是资源,而是资本。

一字之差,体现了对人才的不同理念。与资源不同,资本的属性,是逐利与流动。

资本是逐利的。资本要保值增值,因此,前文“小王们”适应了一时享受的优待、礼遇后,更看重自己长远的价值升值。

资本是流动的。资本如水,但它并非沿着“水往低处流”(物以稀为贵)的方向。肖南认为,金融资本总是向市场回报最高的地方流动,我们把其叫做聪明钱。而体现在人力资本上,则是人才也具有趋优性,我们把其叫做聪明人。

人才只流向人才更多的地方,正如资本流向资本聚集的领域。

肖南观察到,人才越少的企业越是难以吸引人才;而人才越多的企业,则越是需要人才、重视人才。

他总结,优秀人才只有扎堆,才会更加优秀。聪明人在一起,价值成几何级数爆发。优秀人才与普通人的思想交流只能产生一个平庸的解决方案,会使企业出现一个平行或斜率不大的直线发展的结果。而优秀人才之间的直接思想交流,可能产生让企业呈几何级发展或者斜率更大的直线发展的结果。

这意味着,稀缺不会起到吸引更多人才的作用。人力资本越多的地方,优秀的人才就越愿意去,就像热钱会扎堆儿流向高回报的地方。

例子就在身边,中国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简直“人才满为患”,但年复一年,不仅没有出现人才净流出的现象,反而人才净流入的数量有增无减。前些年在种种因素下炒作起的“逃离北上广”,最后仍然要“逃回北上广”。

因此,肖南推论,企业要吸引优秀人才,唯一的做法就是采用各种各样的措施来不断吸引优秀人才直到形成“扎堆效应”,来帮助企业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从而保证基业长青。

支撑起一系列抢夺人才举措的,就是将人力资源上升到人力资本的人才理念颠覆。

“给人注入了资本的属性,使其从人力资源上升到人力资本,这是成功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面的一大创新。” 肖南介绍,有些企业,如高盛集团,就已经把“人力资源部”改成“人力资本部”。这表明,这些企业已经认识到获得优秀的人力资本不单纯是成本支出,还是一种投资。让人与企业相融发展,同时使人力资本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公司的发展。

3

除了这些观察和总结,在著作《重新理解人力资源 华尔街投行HR的8个颠覆性理念》一书中,肖南还分享了他三十余年职业生涯里,对人力资源部是什么、招聘、激励、考核、培训、企业文化与企业化文化等等方面工作的思考。

在他看来,未来,无论对于企业或是社会、政府和国家,对人才的抢夺,基础是对人才理念的转变。对于一个社会和国家,要形成人才济济的局面,也必然要求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转变对人才的理念,建立起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制度,打造成全社会尊重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好之的大环境。

这对于开放与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希望不断吸引更多优秀华人人才回国、乃至聚全世界各国籍、各肤色、各人种英才而用好之的中国,尤其具有意义。

回到最初的问题,“鸡头”和“凤尾”同时向你抛出橄榄枝,你将怎样选择?

在苦思冥想前,或许可以先跳出问题看问题——这个问题是否有些似曾相识?很有些小时候纠结长大后上清华好还是去北大好的味道?

也许更为实际的问题是——要让自己先成为人才——才能拥有选择权、 接得住任何一根橄榄枝。

打铁,还需自身硬。

责编:姚坤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