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丁列明:建议扶持国内呼吸机龙头企业,更好地迎接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雨菲|全国两会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

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

疫情之下,各国对“续命神器”医用呼吸机储备和需求量急剧上升。国内医用呼吸机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加快国产医用呼吸机转型升级,扩大市场占有率,优化产业布局,引起两会代表委员热议。

据海关总署统计,3月1日至4月4日,我国已验放出口呼吸机1.6万台。不过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强调,虽然当前海外订单暴涨是国内企业趁势扩大国外市场占有份额的绝佳时机,但也存在疫情风口后,产能出现过剩的风险。

丁列明认为,疫情凸显了我国医用呼吸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势,然而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产能有限和技术保障不足等对市场拓展的阻力也不容忽视。统计显示,在2019年中国市场前十大呼吸机品牌中,本土品牌只有迈瑞医疗、深圳科曼、北京谊安三家,其他都是外资品牌。外资呼吸机品牌在我国市场占有率超过80%。

为此,丁列明建议从三个方面加快国产医用呼吸机转型升级和产业布局。

首先,建议研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丁列明提出,当前是全国编制“十四五”规划的筹备启动阶段,建议以此为契机,制定出台全国层面关于医疗健康产业引导培育相结合产业扶持政策,重点扶持一批国内医用呼吸机龙头企业,提升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实力。

其次,建议引导科学布局全产业链,优化国内产业生态。丁列明介绍,应以国内呼吸机龙头企业为抓手,梳理相关产业链企业和配套链企业,建立国内产业链和配套链白名单企业和国外红名单企业。对国内白名单企业,加紧产业调整和转移,进一步加速医疗健康产业集聚。对国外的红名单企业,一是加速海外并购,破除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二是对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寻找国内替代企业,弥补产业链和配套链漏洞。

最后,丁列明建议加强产学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开展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重点围绕核心操作系统自主研发、关键零部件本土供应等,帮助企业与各研究院所、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合作,加快新一代医用呼吸机甚至ECOM等体外循环等高端医用设备的研制,加快产学研融合,推动研究成果标准化产业化效益化,利用先进技术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增强话语权和标准定制权。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