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撤离中国白宫100%买单?美企舍得走吗?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邹松霖 | 北京报道

这几日,网络上一则“大新闻”广为流传:白宫官员提议,美国公司全部撤离中国,美国政府将100%承担“搬家费”。

和讯网相关报道微博截图_副本

和讯网相关报道微博截图

但这实际上是一则因语言不精、翻译差错而被误读出的“大新闻”。

误读 

新闻来自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罗(Larry Kudlow)在Fox商业频道的一档节目中,被一位观众提问“如何减少美国制造业对中国依赖”时,做出的回答:“I would say 100% immediate expensing across the board. Plant, equipm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uctures, renovations -- in other words, if we had 100% immediate expensing, we would literally pay the moving costs of American companies from China back to the U.S.”

这句话被一些媒体解释为,美国政府愿意为企业支出100%的直接费用,包括厂房、设备、知识产权、搭建、翻新在内,这样就“等于政府为企业回流美国埋单”。

其实不然。这里有两处需要注意。由三位服务过数百位政府首脑和商界领袖的国际会议同传创办的著名英语学习平台“独到英语”就在其微信公号中进行了纠正。

首先,此处用作动词的expense并非“支出、费用”之意,而是财务上的专业术语,“费用化”,即企业可以在财务上对这笔金额进行税前列支,也就是让企业少缴税。而immediate一词也不表示“直接的”之意,而是财务上“当期”的概念,即“当前会计年度”。

因此,对库德罗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是,美国政府允许企业,将从中国迁回美国所发生的所有成本,在当年进行100%的“费用化处理”。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与为企业减税降负相比,政府掏腰包替企业报销全部成本,可能是美国政府无法承受之重。

其二,库德罗这句话前后使用的都是虚拟语气,也就是说,即便对于减税红包,美国政府也还只是想想。库德罗必定知道,在美国政党政治体制下,想办成一件事有多么难,他也仅仅只能在媒体面前抒发抒发心中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翻译的差错必须纠正,但库德罗的回答清晰反应出,美国政府鼓励制造业企业回流美国的决心和不惜成本。

而在美国“减税降负”的同时,一些国家产业政策也做出调整。例如,近期,日本政府也启动“召回”部分日本企业的计划。

虽然日本相关政策调整与其疫情医疗防控和其贸易立场有关,但一时间,似乎出现了全球产业链正在“去中国化”的猜测。

在此次疫情中,多国产业链受影响,不少国家出现了特定商品的短缺现象,为世界各国敲响警钟,各国希望对产业链政策做出一定调整,着手构建更独立、完整、安全的国内产业链,以及简化全球产业链。这种观点本身无可厚非,也并非针对中国。

当寻求国家产业安全的合理诉求被转换概念成刻意夸大的产业链“去中国化”,这其间似乎能嗅到一些国家对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浓烈的酸柠檬味道。

“最聪明”的人怎么选

实际上,全球产业链很难由少数国家政府主观人为摆布。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家与公司等市场主体才是“最聪明”的人,全球产业链从中国撤走,可能性大不大?最好还是听听来自企业家和市场机构“最聪明”的声音怎么说。

首先,全球产业链短期内不会,也无法和中国脱钩。

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身处企业一线,具有丰富海外建厂、全球经营经验的,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想要在疫后短期内形成独立完整的产业链,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各有各的难处。

对于欧美发达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其一直实行去工业的政策,大力发展虚拟经济,现在,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已经被去的差不多了,很多产业已经断代,要重新恢复并形成独立的产业链体系,有很大的难度。他们缺乏从产业投资人、老板到劳动力、管理人员,再到资金等等要素。比如,欧美日韩的年轻人更原意从事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制造业缺乏年轻的工人。在欧美,最便宜的是电、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最贵的就是劳工成本,其成本也高于中国。此外,工会制度的存在,劳资双方的紧张阻碍了美国、欧洲制造业发展,这一难题很难处理。

而对于搬去其他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国家,则面临着,这些国家就像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一样,基础设施很差,面临如交通物流不畅,水电的供应不稳定等问题。

说白了,短期内,在全球都找不到比中国更好的具备成熟产业链能力的经济实体。

第二,全球产业链的恢复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各国自顾不暇时,无力从中国撤离工厂。

从长远看,经过这次疫情,全球产业链经历断裂、重建、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会在短期内完成,可能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的研究观点就认为,搬迁意味着新投资,但全球衰退阴霾下,无人愿意投资。跨国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是保留现金、减少投资,而非新资本开支。原本一些公司在疫情前打算在中国以外投资设新厂,或者在其本国加大自动化投入,这些意向当前纷纷被延期。

因此,摩根士丹利认为,这次疫情危机恰恰会放慢发达国家制造业产业链搬离中国的进程,而非加快。

其三,坐拥全球最大单一消费市场,中国对全球企业都深具吸引力。

以指向性头部科技公司为例,就在4月13日,特斯拉中国的运营主体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再次新增其经营范围许可项目: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机械设备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汽车租赁(不含驾驶人员)等。同时,特斯拉中国正式迁入上海自贸区。

马斯克和特斯拉的选择都是深耕中国。

毕竟,“马斯克们”看好的中国,是全世界唯一具备联合国工业分类所有门类、220类行业产量居世界第一,内需市场潜力远未开发完成,熟练工人和工程师储备局全球最多的国家……

这些实实在在的利益红绳,将全球企业、制造业,与中国紧紧绑定在一起,互相成就,携手发展。

何况,中国的市场环境与政策自身也在进化之中。近年来,中国已经实实在在地落地了诸多营商环境领域、财政税收领域、对外开放领域的改革。

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连续三年,从此前78位跃至46位,再到升至第31位,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这是最好例证。

不必讳言,近年来,随着国际逆全球化思潮渐起,确实存在部分外资企业工厂转移出中国的现象,这也确实对中国造成了部分就业、经济增长等方面的损失。但更多的如特斯拉一样的现代科技企业、产业,也正继续积极谋求进入中国、扎根中国。

企业出于理性的自由流动,这种转移不能够、也不应当被解读为“去中国化”。

误译和误解难以避免,国外政府和业界在接收与理解上升期的中国所释放的友谊信号时,或许同样需要一个不断深入认知、拥抱的过程。

好消息是,在这个贸易打造的世界中,还有另一种通用语言——科技创新与商业合作,这才是最好的国际语言。

责编 | 李慧敏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