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精选 > 正文

经济“战疫”切忌心存侥幸——中国货币政策需要降准而非降息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美联储突然降息50个基点,马来西亚今年连续两次降息共计50个基点,澳大利亚也降息25个基点,而七国集团更是一致希望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行动……等等,这些行动都是为什么?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扩散,更关键的是,这样的蔓延不只是中国疫情影响,而是许多疫情严重国家或地区出现了“原发性病例”,它意味着,即使中国控制甚至消灭了疫情,其他国家或地区同样可能爆发大规模人群感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产业链、供应链全球配置的情况下,如此疫情发展态势,对经济而言无异于一场灾难。更关键的是中国,疫情最早发生,已经对一季度经济构成严重影响,如果因为疫情在全球蔓延,还可能会对中国经济构成进一步的冲击,影响期会被拉长,影响深度会被加大。

现在,麻烦已经来了。截至3月4日零时,全国海关已经发现入境旅客当中,有不良症状者6728人,其中疑似病例779例,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75例。尽管这些人已经全部按照联防联控机制工作要求进行了妥善移交或者通报相关卫生健康部门处置。但2月26日之后,中国开始公开通报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宁夏为首例,随后,浙江、广东和北京等地接连出现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截至3月3日晚间,全球73个国家报告疫情,境外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万。韩国累计确诊5328例,死亡32人;意大利累计确诊2263例,死亡79例;日本确诊超过千例,美国确诊117例;西班牙出现了首例新冠死亡病例。

以上事实可以证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风险、以及重新输入国内的风险都在增加,尤其是各国不断增加的、对疫情的管控措施,很可能导致世界各国之间人员往来中断。比如,如果各国都要求入境人员实施14天隔离,那势必大大减少国际间交流。从目前航空公司的客座情况看,此前疫情已经导致全球航班大量取消,亚洲降幅超过50%。这不只是航空业的问题,而是航空业所表达的疫情影响。实际上,客流减少中蕴含着大量经济信息,与人员旅行相关的产业仅仅是“第一冲击波”中的直接受害者,未来是否会引爆全球供应链危机尚未可知,但风险巨大。

所以,中国必须早做准备,密切关注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把预案、功课做足。笔者认为,从现在的情况看,最关键的是内需政策。

最近据媒体的报道,全国各省份已经准备了近25万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然而有人站出来批评:中国似乎在重蹈当年“4万亿”的覆辙。其实,这25万亿元的项目未必全是因疫情而新增的项目,其中绝大多数应当是早已规划、甚至已经开工的存量项目,现在报出来,不过是告诉国人:我们有充分准备。

货币政策同样是内需政策,应有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而且不是简单推高M2,我们更需要全新的货币供给方式。现在,有一些人动不动就用“放水”概述基础货币投放,甚至有些人更将近年来的M2涨幅等同于物价涨幅,以此作为人民币贬值证据。

所以,坚决不要干“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笔者认为,如今的货币政策更需要关注国内经济需求,不应以“担心货币贬值”为由而自缚手脚。从实际情况看,国内总需求不足的情况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中国经济的确需要供给侧结构改革,但绝不能违背经济发展的辩证规律,“割裂供给与需求”是严重的错误。

比如,中国某些产业的确存在供给过剩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压低总供给,但一定要确保总需求稳定正常。如果压供给同时也压需求,那问题就会变化,最终供给过剩可能会演变成“需求不足的产物”。

现在,在中国“战疫”的背景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恐怕更多要依托内需,怎么办?财政和货币都应该全力以赴,通力合作,不应出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搭调、甚至背道而驰的景象。笔者提出这样的担心绝非无的放矢,我们曾犯过这样的错误。

美联储降息了,中国要不要跟进?笔者的看法是:中国需要降准,而非降息。

编辑:周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