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山西 > 正文

忆“石卿”,话“帝石”,翘首“田黄时代”

文| 山西省文化馆研究馆员 封泉生

今年5月,是中国雕刻家石卿(郭懋介)先生逝世六周年,我们深切缅怀这位文学底蕴深厚、艺术境界高远、融诗书画篆于一炉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再次直面地球上的奇葩、有“帝石” 之誉的田黄,对姗姗而来的国家盛世和春意盎然的收藏品市场充满期待。

石卿先生作为"东门派"领军人物,在薄意雕术上颇有建树、别具风格,作品被东南亚收藏家、日本国博物馆所珍藏,有很高的投资和收藏价值。他的作品用刀尖利,画面层叠,意境深邃,不拘一格,自成一体,件件如诗如画,多是炉火纯青之作。他曾说“在石上布景取画,选择题材,要以石形而定,以石的纹理而取”。另外,他在题材上也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呈宋、元之风韵,田园气息浓厚。如他的田黄石《风雨归牧》、《春江寻渡》、《桃李园》等等,无论是构图布局还是景物选取上,田园题材的薄意都显得亲切而自然。这与他曾经在福安的下乡生活是分不开的,融入农村的生活与劳作,长期浏览乡间的野趣风光,从中汲取了灵感,正是他的创作源泉,作品中所展现的人与自然共处的和谐之美,为世人赞叹不已。

田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被人真正熟悉的、一种自我生长的自然宝石。它只有在地下松软润澈的情形中,即充满水分的土壤中,才可以在分子作用下群集形成一种饱含油脂的金色浆脂团。它的形成是在土壤中吸附矿物质英华并缓慢结晶,本质是“泥',不是”石“。田黄,作为我国特有的 “软宝石”,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所以历代田黄石产量极低,至今已挖掘殆尽。古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而今上品田黄的价格已是金价的几十倍。由于有“福” (福建)、“寿”( 寿山)、“田”( 财富)、“黄”( 天子专用色)谐意,加上乾隆田黄三连章为帝王秘笈代代相传的影响,就有了“帝石” 美誉。

据艺术网数据统计,近几年田黄上拍373件,成交率77.76%,总成交金额2.22亿元,在各收藏品类成交不同程度萎缩的情况下,田黄仍连续两年保持这一规模。田黄石市场行情看好,主要因田黄石资源日渐枯竭,市场上多年不见大块原石,田黄逐渐在交易中形成稳定的“以克论价”,品质较高的田黄每克价格集中在5万元至8万元之间,顶级珍品甚至在每克10万元以上。

“点石成金”的石卿先生,作品一直被认为是现代田黄印章的价格标杆,也是诸多工艺美术品里面价值增长最为稳定的标的。2004年曾以72万元成交的封面拍品——石卿作田黄石桃源洞天薄意摆件。10年后,即其离世次年的2014秋拍再现,身价已暴涨至437万元。201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块重达340g的石卿作田黄石赤壁夜游薄意摆件的亮相震惊四座,最后以2070万成交。2016年秋拍,石卿的寿山乌鸦皮田黄石“竹林七贤”薄意摆件以402.5万元成交。业内公认,“才高北斗,艺震亚洲”的治石大师石卿先生辞世后,包括被两岸艺术品交流协会会长刘成专所收藏的其《秋江雨意》(内容“兹意与谁传”)等代表作品在内,每年均在以30%的比例增值。

近些年,国际艺术品收藏市场起起落落,田黄的活跃度相比同属于资源性藏品如钻石、翡翠等传统宝石较低,与田黄石资源几近枯竭,为数不多的精品已经大多被各高端藏家长期收藏有关。高端藏家家中虽有“美娇人”,却是“养在深闺”, 不见于市面,究其根源,还是由于它的价格稳步上升所致。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对“田黄时代” 翘首以待,坚信它的材料价值与艺术价值广泛体现之际,源远流长的人文价值也会逐渐为大众带来启迪。


(网络编辑:刘冰倩)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