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经济 > 汽车 > 正文

拟6.5亿元收购力帆汽车:车和家不要代工要资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左茂轩 北京报道

12月17日晚间,力帆股份(601777)发布公告称,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作价人民币 65000万元将持有的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重庆新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下称“重庆新帆”),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本公司不再持有力帆汽车有限公司股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重庆新帆成立于今年9月5日,其股东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车和家联合创始人沈亚楠。这意味着,车和家将通过此次收购,获得力帆汽车的汽车生产资质。

有消息称,力帆股份拥有力帆汽车和力帆乘用车两张资质,出售力帆汽车的资质,不会影响力帆自身乘用车的生产。

早有合作传闻

事实上,车和家与力帆之间早已联系密切。

今年11月,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公示了有关重庆力帆汽车常州分公司年产10万辆增程式纯电动SUV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重庆力帆汽车将租用车和家的现有厂房组建年产10万辆的增程式纯电动SUV项目。外界开始猜测,车和家将通过由力帆汽车“代工”生产的方式造车。

不过,车和家最终并未采取代工的模式,而是拟收购力帆汽车曲线方式获得了后者的生产资质。在此之前,威马、拜腾、电咖等新创汽车企业均选择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取生产资质。

除了通过收购力帆汽车获得资质之外,力帆将与车和家展开深度合作。

17日晚间,力帆股份发布的关于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显示,双方通过资源互补、技术互补等有效合作方式,形成有效技术联盟,在新能源技术领域、新能源汽车开发领域、车联网领域、人车交互及数据共享等领域,加速技术向产品的有效过渡,共同为绿色出行、智能网联和智慧交通领域提供全面、系统、可靠的实施方案。

力帆与车和家合作的主要内容和合作模式主要包括:增程式纯电动动力模块控制技术的研发成果共享、车载人机交互系统的研发成果共享、针对B端共享和网约车领域定制车型的研发成果共享、基于车联网应用的数据分析,应用场景的探讨和数据共享、车辆后市场服务模式的共同探讨和共享。

此外,双方还同意,力帆股份有权出资且车和家同意接受力帆股份出资参与车和家最近一轮融资,融资金额、融资价格根据届时与其他交易方共同协商确定。

代工合法仍高价购买资质

由于难以在首款车量产交付之前获取发改委审批的新建纯电动生产资质,为了抢占时间窗口期,新造车企业主要选择两种方式来加快产品推出的进程:一是和传统车企合作代工生产,二是通过收购有资质的“壳”企业来获取资质。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如果采取与传统车企代工生产的方式,新造车企业难以完全掌握汽车生产的主动权,但能够节省资金,让新势力将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中;通过收购获得资质,尽管将更有利于新造车企业对产品的品质进行直接把控,但需要花费大量资金。

12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该《办法》首次明确,允许汽车“代工”生产。

事实上,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两家新造车企业,均是通过代工的方式进行量产车的生产。蔚来首款量产车ES8和第二款车型ES6均在江淮蔚来工厂生产,而小鹏首款车小鹏G3则在海马小鹏郑州工厂生产。

而在工信部明确“代工”的合法地位之后,业内猜测将有更多车企会采用代工的方式加快推出首款量产车。也有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资质将不再像此前一样受到热捧。

然而,在“代工”模式已经被官方认可的前提下,而此次车和家拟通过6.5亿收购力帆汽车的资质,并与其展开深度的合作。可见,即便“代工”模式被认可,造车资质的价值仍然相当可观。

不过,对车和家而言,时间正变得更加紧迫。今年10月,车和家正式发布了首款车型增程式SUV理想智造ONE,并对外宣布该车计划在常州工厂生产,并将在明年年底前开始交付。车和家花费重金解决资质难题,也扫除了如期交付的一大障碍。

(编辑:何芳)


(网络编辑:何颖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